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兼谈“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沈云如  刘素芳  
【摘要】:在跨国公司体系中,母公司受传统有限责任原则的保护,即便滥用子公司独立法人格损害子公司及其债权人利益,亦无须承担任何责任,显然有违法的公平与正义精神。为此,西方国家广泛采用“揭开公司面纱”理论,令母公司直接承担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弥补了有限责任的固有缺陷。本文探讨了有关“揭开公司面纱”的理论及其适用条件等问题,并就如何在我国公司法的完善中借鉴该理论提出了立法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芸;;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挑战[J];学理论;2011年23期
2 蔡恩泽;;洋企业在华缘何会“学坏”?[J];华人时刊;2011年06期
3 刘俊海;;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应用于司法实践的若干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4 朱品昌;吕丹;;融得“洋”资本,壮大大本营——无锡一批境外上市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J];华人时刊;2011年08期
5 袁欣;;开展国际离岸贸易结算制度创新[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8期
6 莫盛凯;夏安凌;;跨国公司的公共外交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7 孙佳颖;程宝库;;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伦理控制的法律研究[J];天津法学;2011年03期
8 刘阳禾;;姚坚谈奢侈品价差:跨国公司应给中国市场合理定价[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4期
9 庄瑞银;;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6期
10 陆静;;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J];人民检察;2011年05期
11 周哨龙;;揭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面纱——论“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2 葛伟军;;论最低资本与揭开公司面纱——兼谈对法复[1994]4号、法释[2001]8号及法释[2011]3号文件的理解[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3 林丽钦;;跨国公司与泰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1年06期
14 高岚君;;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界说[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15 永泉;萝卜叶子;;清纯女友? 混世魔女?[J];家庭之友(爱侣);2011年01期
16 韦洪发;;略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权保护[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9期
17 张义佼;牛忠江;;生产守则:企业社会责任的劳动法学观察[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18 吕斌;;苹果代工厂中毒事件善后难[J];法人;2011年07期
19 ;信息地图[J];当代劳模;2011年06期
20 飞天;;跟老飞共事的日子[J];当代工人;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云如;刘素芳;;论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兼谈“揭开公司面纱”理论[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智;;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弱化的伦理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金润圭;王浩;;模块经济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兼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赵学清;肖宇;;5·12汶川大地震后跨国公司捐赠的法律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宁越敏;;在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与中国城市网络关系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成思危;;中国企业如何国际化[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綦建红;陈东;;参与国际供应链: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马勇;;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R&D网络中的技术比较优势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秦岩;;全球研发网络视角下的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角色演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马佳铮;姚远;;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关系模型构建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卢鸿;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投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祝影;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孔德洋;跨国公司经营优势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冯春丽;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胡博;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D];南开大学;2009年
7 吴永红;跨国公司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8 马勇;跨国公司全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孙蛟;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胡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跨国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刘凌凌;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其子公司债务责任问题的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李鸿杰;跨国公司的法律规避及管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李艳;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凌欢;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的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陈洋;跨国公司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张培林;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挑战[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马海英;转让定价税制发展趋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傅智刚;中国跨国公司全球现金管理的商业银行解决方案[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胡凌秀;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增长视角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法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讲师 胡敏飞;环境损害事件中跨国公司的责任[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王义伟;跨国公司在华行贿危害中国经济[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3 刘晓明;积极发展本土跨国公司[N];中国电子报;2005年
4 记者 张自然;中国企业“应考”跨国公司[N];中国电子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楼聃;跨国公司加强行业垄断[N];中国汽车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黄晓天;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变招”[N];中国汽车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冀文海;跨国公司争抢中国“灾难商机”[N];中国企业报;2005年
8 贾永青;跨国公司应把账算精[N];中国企业报;2005年
9 陈宏伟;谁泯灭了跨国公司的罪恶感[N];中国审计报;2005年
10 胡立彪;跨国公司的“中国态度”[N];中国质量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