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鹏周  
【摘要】:布依民族,自古以来以“本真的存在”的状态存在。世俗社会中的存在者的工具理性的反生存因素对他们的山树水情结未造成多少侵染。该民族的这种深层生态存在审美特质,及极浓的“大地美学”原生态色彩,与当下中西美学的走向:主体间性美学、后实践美学紧紧契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温丽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J];学理论;2011年21期
2 王莹;;关于大学参与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1年22期
3 黄继红;;2008年国内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04期
4 聂长建;何跃军;;“六十而耳顺”的法律商谈论解读[J];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5 李丽;;现代和谐关系下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J];太原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王西华;;社会主义现象学与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比较[J];理论探讨;2011年04期
7 闵晶晶;;浅析法律与绘画[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4期
8 张宇;王丽娜;;参与行政与公私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9 肖宇;;法律论证之“可接受性”的语用分析——以“肖传国雇凶殴打方舟子案”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10 刘国器;;谈适度[J];人事天地;2011年01期
11 周志强;;动车事故:如何“回答”公众追问[J];人民论坛;2011年22期
12 尚华;;论建构主义与案件事实的认定[J];前沿;2011年15期
13 欧阳恩钱;;环境风险的适应制度选择——法社会学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14 黄艺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5 李仁武;;和谐文化建设呼唤公共道德理性[J];攀登;2011年03期
16 黄艺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后现代思潮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7 倪娜;张澍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质[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18 陈媛;;知识生产的“理想图景”能否走出“现代化范式”——读《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19 陈军;;哈贝马斯商议民主理论对我国民主建设的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0 冯知新;薛剑符;张雪飞;;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五四宪法对新中国政治合法性的证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曹延;;漫议编排规范化与编辑审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6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8 杨玉东;;精品科技期刊审美价值构成原则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刘建珠;;论图书馆室内环境美[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能昌;;高校学报篇题的编排要讲究形式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4 何林;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徐敦广;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高尚涛;权力与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10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新发;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D];厦门大学;2002年
3 梁琦;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5 徐建平;主体间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琚红;主体间性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东海;主体性·主体间性·交往实践[D];湘潭大学;2002年
8 邹尚非;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控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雷奕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宏顺;从隐形翻译看译者的主体性[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考察[N];文艺报;2009年
2 《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 李云雷;“打工文学”:新的美学萌芽[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潘云召;美学者批评政府虚伪[N];人民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蒋蓝;朱成:人民美学的实践者[N];成都日报;2010年
6 ;美学者评印度:有人掉队就难“放光”[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石川;从美学革命到制度创新[N];文汇报;2008年
8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德胜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 彭锋;“美学与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09年
9 高山杉;从艺文美学到梵藏玄言[N];东方早报;2010年
10 赵炜;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N];光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