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素基因与华东汉族人群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华东汉族人群中存活素(survivin)基因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江苏省海门市收集176例HCC病例和196例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survivin基因的rs9904341、rs10424891两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在不同的遗传模式下分别分析rs9904341及rs10424891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单倍型与HCC的关系。结果在不同的遗传模式下,rs9904341及rs1042489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HCC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锁不平衡(LD)分析发现rs9904341、rs1042489两个位点存在LD(x~2=4.777,P=0.029),HCC病例组及对照组中两个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常数D'分别为0.188、0.183。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在不同的遗传模式下进行单倍型分析,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a,AIC)值最小原则筛选出隐性遗传模式下的模型为最优模型,控制吸烟、饮酒等因素后,以不具有C-T单倍型为参照,具有C-T单倍型者,其HCC的发病风险下降(OR=0.48,P=0.036),未发现其它与HCC有关的单倍型;多因素分析还发现吸烟、HBsAg+、乙肝史均为HCC的危险因素,但未发现单倍型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结论在华东汉族人群中,未发现survivin基因的rs9904341及rs104248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CC的发病有关,但rs9904341C-rs1042489T可能是HCC的保护单倍型。
|
|
|
|
1 |
陈智;易健如;张秀芝;陈离伟;何南祥;张翔龙;马志敏;周正之;方淑娟;丁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1期 |
2 |
胡瑜;;原发性肝细胞癌经肝动脉的过继性免疫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1989年01期 |
3 |
;肝肿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03期 |
4 |
周燕;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05年10期 |
5 |
郑定容;黄龙;杨庆珣;;HBV、HCV感染与HCC发生的关系[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1期 |
6 |
林丽婷;陈德涛;叶韵斌;;HCC患者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年01期 |
7 |
罗军德;张晓;张云平;邓亚;万慧;;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及DSA诊断分析[J];西南军医;2009年06期 |
8 |
周勇;陈道文;;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扫描与血管造影影像分析[J];中国水电医学;2001年03期 |
9 |
吴继周;叶馥荪;莫志纯;黄桂宽;林文业;何聿忠;黄丽娟;;微痕量元素与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10 |
胡银国;赵萍;;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J];实用肿瘤学杂志;1988年01期 |
11 |
高应林;赵友云;王春香;乐惠荣;;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含量检测的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7年11期 |
12 |
高立;;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年02期 |
13 |
杨海波;刘娇;;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8期 |
14 |
魏长宏;卞晓山;王作志;武贵存;陶世强;宋智兴;姜维实;王璐;程晔;;利卡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近期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
15 |
陈漫霞;姚振江;王漫云;陈思东;许雅;;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患者的病因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年04期 |
16 |
李孟英;张家越;李龙蔓;纪龙;范雪娇;余红平;;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9年02期 |
17 |
刘金兰,周旭,蔡至道,沙文阁,张岐山,张玉魁,王殿鸿;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S1期 |
18 |
郭琳琅;曹长安;郭颖;;蛋白酶ICH-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bax表达的关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8年04期 |
19 |
郭蕊,陈冬峨,严亚琼,居颖,彭飞,曾艳彩;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年03期 |
20 |
吴玮;姚登福;樊冀伟;孟宪镛;;肝癌特异性甲胎蛋白及甲胎蛋白-mRNA分析的临床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