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心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林瑞娇  周文芳  陈少全  
【摘要】:正肠造口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一种常用手术,是用人为的方法将肠腔与体外直接相通,使粪便从隐蔽的会阴部移到腹部,且不能随意控制。它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活动造成极大的影响,可能导致她们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即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邵拥军;刘艳;王黎;;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8期
2 张建荣,龚远红,王肖田;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查房对高血压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5年13期
3 林瑞娇;阎成美;郑振英;;护理干预对乳腺癌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05期
4 范育英;黄荣杏;何艳;胡雯;;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1期
5 顾水琴;;卵巢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测量及认知干预[J];护理与康复;2009年04期
6 李金萍;;食管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护理;2011年02期
7 孙玉姣;贡浩凌;赵海剑;杨粉仙;;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年12期
8 孙玉姣;贡浩凌;庄利梅;张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年13期
9 汪苗;王维利;;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在肿瘤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年02期
10 陈红涛;宋小花;赵亚珍;邓翠珍;;护士疾病不确定感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11 刘玲霞;乔东鸽;;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4期
12 卫莉;刘真;;健康教育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14期
13 包雪青;王丽娟;金益曼;;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0期
14 徐莹;;肝移植受者出院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15 ;护理学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2008年04期
16 谢春雷;梁继娟;诸蕊玉;;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6年02期
17 郑春玲;林平;刘雅楠;;冠心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08年02期
18 闫雅凤;史凤霞;李亮;;首问负责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8年02期
19 孟海英;常晓晓;郜玉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8年12期
20 孙小玲;秦瑞;吴瑜玲;;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瑞娇;周文芳;陈少全;;心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A];第7届全国重症监护专科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姚虹;阿衣古丽;姚翼青;;可疑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任琳;任学芳;郎黎薇;张铮;庞娇阳;;延续健康教育对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院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鄢利福;施琪嘉;于世英;褚倩;周娟;邬晓艳;陈凤菊;冯丽娟;杨笑梅;刘小红;贺恋秋;陈阳阳;;住院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及影响因素[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0年
5 黄玉晓;;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A];第七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海波;徐子敏;陈璐;杨怀燕;;肠造口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学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暨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余林欢;陈美琴;黄锦萍;;人文关怀在肠造口病人的应用[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志霞;;1例肠造口周围皮下瘘及脓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A];第七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周春风;刘晓娜;;新生儿肠造口的管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于航娜;;开放式肠造口旁疝修补术的护理[A];第七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菁;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王啸天;老年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敏;心胸外科成年择期大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探讨[D];中南大学;2009年
4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青;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2 汪苗;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琳;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和情绪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4 史小艳;终末期肾病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5 陈思;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崔洪艳;慢性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洪震;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及个性化信息支持的效果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8 高森;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占龙;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杨鸿芳;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和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晓峰;李媛媛;心理干预助乳腺癌患者康复[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张洪军;乳腺癌带来双重压力[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程守勤;肿瘤病人更需用心呵护[N];家庭医生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吴丹;康复治疗将持续心理干预全覆盖[N];成都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靖九江;先进 规范 细致 完美[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周晌辉;唇腭裂术:家庭护理至关重要[N];大众卫生报;2006年
7 记者 王永刚 马玉龙;推行美沙酮维持治疗 建成国家培训基地[N];云南日报;2006年
8 杨迪;成都地震残疾伤员康复治疗只收取成本费[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邻;贵医附院护理服务彰显医者仁心[N];贵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灿灿 通讯员 管九萍;1/3造口病人难获专业护理[N];健康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