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出生体重儿十二指肠鼻饲喂养的护理
【摘要】:正 目的:对18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十二指肠鼻饲喂养,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胃管喂养相比,体重增长速度快,疗效满意。低出生体重儿吸吮,胃肠蠕动及觅食反射均不健全,传统的胃管喂养,由于早产儿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呈松弛状态,患儿平卧位,胃内容物为流质,胃排空时间长,均易发生胃食管返流,且在发生胃食管返流
|
|
|
|
1 |
张妙兰;廖新凤;;三种不同鼻饲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影响[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2 |
吕改玲;师红玲;程金鸽;;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体会[J];医学信息;2006年11期 |
3 |
王彩丽;;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33期 |
4 |
徐梅,诸慧华;183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原因及死因探讨[J];北京医学;1995年02期 |
5 |
王安训,任振玲,李毅;702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疾病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02年03期 |
6 |
张学花,彭艳,刘伟;300例低出生体重儿的整体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2年29期 |
7 |
崔艳婷;230例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6期 |
8 |
Biro F.;张振;;中国低出生体重儿发育状况研究:16年纵向调查[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01期 |
9 |
王多德;;低出生体重儿464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1990年03期 |
10 |
刘汉强;闵国华;陈飞宇;罗华彤;;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因素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2年06期 |
11 |
毛依群,朱建华;29例低出生体重儿追访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1993年03期 |
12 |
张兹钰;刘建蒙;吴蒙;王晓琴;方幼萍;赵立萍;;低出生体重有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3年03期 |
13 |
孙祥熙,陶蕴芬,郑艳;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断和处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4 |
尹晓兰,徐叶清;马鞍山市1993—1996年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15 |
邹丽萍,程秀永,贾莉婷;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指标探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
16 |
吴美华,徐家正;低出生体重儿57例随访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6期 |
17 |
傅秀霞;低出生体重儿源自母亲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12期 |
18 |
张爱春,戴燕;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J];中原医刊;2004年23期 |
19 |
陈彦;;251例低出生体重儿与孕妇孕期保健的相关因素[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6年03期 |
20 |
欧开霞;;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保健管理调查分析[J];贵州医药;200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