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自我保健

卢金莲  
【摘要】: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急性暴发性起病或者慢性起病伴以反复恶化和缓解,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受累的表现,最常受累的器官系统为皮肤,关节、肾、心和肺,体内病理过程为自身免疫性炎症损伤。病程以及预后变化多端,死亡率高,特别在发病3年内死亡率最高,有学者报导,死于SLE本身病变的占48.18%,死于各种并发症占51.82%。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SLE患者经过临床积极的治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瑞强;赖梅生;张文娟;杨建宇;李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1期
2 朱瑞平;徐桂芳;朱瑞华;朱瑞红;朱红卫;;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1年07期
3 吴茂文;;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及身心调节[J];食品与健康;2001年08期
4 陈立军;;月经失调脱发严重须警惕红斑狼疮[J];求医问药;2011年06期
5 何道琴;;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年01期
6 赵永恒;蒋益舟;廖丽琼;薛国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直肠穿孔1例报道[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7 李健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0期
8 张传文;;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9 王轶萍;刘艳萍;;复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3期
10 邓会英;高岩;李颖杰;钟桴;邓颖敏;;免疫吸附疗法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中国血液净化;2011年09期
11 倪勋;魏锦;罗文丰;;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一例[J];华西医学;2011年08期
12 ;结缔组织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1年04期
13 郑楠;;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结核性胸膜炎1例[J];黑龙江医药;2011年03期
14 周金玲;吴先林;孙仁山;周凌;鲁元刚;;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影响的评价及处理[J];重庆医学;2011年20期
15 方心;邢亚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命名考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8期
16 李萍;李永哲;;系统性红斑狼疮候选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1年05期
17 魏红亚;杨冬英;;血液学改变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9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17期
18 杨洁;刘秀梅;;Pyk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PBMC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10期
19 曹惠芬;林丽;詹青;;孟如教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方案[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06期
20 毋静;于清宏;赖蓉;梁婉怡;曲源;邓家鑫;;以弥漫性肺泡出血为主要首发表现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J];广东医学;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平;周涛;马海涛;李晓绿;邱文淼;;以肢端坏死为首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临床病例报道[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万焰;刁庆春;;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锡孟;李艳芬;;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骨瘤1例[A];玉溪市第十二届内科学术年会讲义[C];2008年
4 黄卫华;;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何远梅;;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健康教育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健康教育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集[C];2000年
6 林冰;吴东海;王丽英;曹慧颍;张政新;刘艳秋;;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比较[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玉华;吴庆军;郑文洁;曾小峰;唐福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病二例[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曾皓琛;;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曾伟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小腿巨大溃疡皮瓣转移成功一例[A];第十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钢;;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辅助检查路径分析与临床诊治[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博;血必净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冯金保;中国汉族人群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系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荣良;系统性红斑狼疮OAZ基因通路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王林纤;iTRAQ多重标记技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孙崇玲;LL-3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腊梅;凉血化瘀解毒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少然;T辅助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评估价值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范晔;中国汉族人群P2X7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汤媚妮;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姜忠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腊月;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H因子水平及其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慧;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4 朱立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石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散性肺泡出血病例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朱青青;3种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吴玲艳;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杜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血清IFN-γ、IL-10水平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9 黄金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鼠机制及疗效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成姣梅;抗β_2GPⅠ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2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胡德荣;降伏红斑狼疮 “仁济”领跑[N];健康报;2010年
4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5 邵建国;B细胞药物:靶向系统性红斑狼疮[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7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陈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新疗法[N];文汇报;2011年
8 孙国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新钥匙”[N];中国医药报;2011年
9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风湿科 李忆农博士;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绝症吗?[N];福建科技报;2004年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能够根治吗?[N];工人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