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旅游+”为导向的西柏坡美丽乡村建设——以西柏坡片区旅游资源梳理、整合、提升为例

田禹  吴宜夏  韩俊艳  
【摘要】:西柏坡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旅游资源丰富。然而在西柏坡地区红色旅游一枝独秀,周边村庄并没有在旅游的带动下得到发展,地方产业经济依旧十分落后。面对这种"灯下黑"的现象,西柏坡地区亟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全面发展旅游业。西柏坡片区美丽乡村建设以"旅游+"为核心理念,探讨了"旅游+美丽乡村"的一般实现路径。规划首先梳理区域内红、黄、绿、蓝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营销、旅游运营等相关要素进行整合,然后对红、黄、绿、蓝四大核心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提升,最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核心,乡村旅游为依托,绿色生态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体系,实现该区域从内部活力到外部形象、从乡村建设到产业发展的全面提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赵煌庚;旅游产业整合问题的思考[J];求索;2003年06期
2 桂泉;特色旅游:水涨船高正风流[J];丝绸之路;2003年02期
3 王子新,樊中红;河北旅游节庆发展浅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俐俐;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J];社会科学家;2003年02期
5 吴良生;刍议寻根旅游的深度开发——以珠玑古巷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陈胜容;;智慧旅游体系下的旅游环线资源整合研究——以京东旅游环线为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叶宗宝;;近代河南名人资源的区域分布及旅游开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温习勇;安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9 乌铁红,李文杰;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手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宋河有;李文杰;;旅游节庆移动开发的内在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移动的视角[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12期
11 吴伊军;福海县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思路[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12 施水成;从闽南文化视角探讨厦门旅游新增长点[J];亚太经济;2003年03期
13 马娟;顾松;;科学整合资源 培育特色旅游——南宁市加快发展旅游业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10期
14 唐梦雪;谭春兰;;滨水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探析——以上海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15 赵建昌;;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关天经济区旅游联合发展战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6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大鹏;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范继跃;芦山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冉;旅游形象资源开发与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2 赵本谦;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小安;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新发展(上)[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金山区旅游局局长 柳霞;依托乡村资源 发展乡村旅游[N];东方城乡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邓晋伟;立足特色 整合资源 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N];拉萨晚报;2012年
4 张勇军 李晓光;实施旅游加盟加快发展旅游业[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通讯员 程文;我州投资2000万元推介旅游[N];恩施日报;2010年
6 王昀;确立COOL省概念打造旅游品牌[N];黑龙江日报;2004年
7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江苏实施“旅游倍增计划”[N];中国旅游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杨树洁 田丽平;万山旅游寻求破题[N];铜仁日报;2009年
9 周其俊 作者系浦口区旅游局局长;精心构筑浦口旅游强势品牌[N];江苏经济报;2005年
10 洪一树 林挺;发挥特色优势 打响旅游品牌[N];中国旅游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