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明辉黄明华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历史文化名城却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新旧分离"的保护模式应运而生。但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盈千累万且千变万化,部分城市在采用新旧分离后,古城却遭到了的破坏,并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新旧分离来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本文以韩城市为研究实例,从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旧分离的视角入手,通过对韩城功能、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反思古城衰败的症结,进一步提出未来韩城发展的具体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贵杰;孟璐新;解旭东;;古城保护和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以聊城为例[J];城市问题;2010年05期
2 ;发扬传统特色 搞好名城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和保护座谈会侧记[J];城市规划;1983年01期
3 张祖刚;关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几个问题的探讨[J];建筑学报;1983年12期
4 朱晓进;;把南京打造成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J];江苏政协;2004年04期
5 李雄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再思考[J];规划师;2005年08期
6 聂毅宁,黎志涛;历史文化名城中城市细部设计研究[J];规划师;2005年08期
7 陈明川;李建斌;张楠;高红;;浅谈历史文化名城居住景观的“场所精神”[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魏枢;危良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地段的文化更新——以淮安市楚州区三湖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10期
9 陈剑;王姣姣;史保钢;;谈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色彩规划[J];山西建筑;2007年24期
10 邵山;党瑞;;历史文化名城商业建筑空间的特色营造[J];山西建筑;2007年25期
11 龙专方;李月娥;;论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科技广场;2007年12期
12 李培军;;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探索[J];社科纵横;2008年08期
13 张思宁;;请勿量化历史文化名城价值[J];中国报道;2009年06期
14 刘先觉;;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J];建筑与文化;2009年05期
15 李先逵;;名城整体保护是关键[J];中国名城;2009年08期
16 张艳玲;肖大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中的重要性[J];古建园林技术;2009年03期
17 闫振领;;百年绝对未出 望江情趣愈浓[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0年01期
18 周伟;李政来;;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5期
19 李志鹏;万征;;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20 朱懋伟;;十里扬州景物稠——历史名城的保护及其发展远景[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谞;;最后的城市[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郝鹏展;;论浚县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特色及其保护[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林俐;;历史文化名城古建遗存价值——承德市清代王府、衙署、民间寺庙保护刍论[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4 吕何生;;名城保护与建设刍议[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言;王忠国;;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构铁岭文化名城的理论形态[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来平;;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两点经验之谈[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毛忠安;史晓成;宋红霞;车英;;浅谈可持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以中挪合作西安鼓楼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为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史学民;李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以开封市中山路商业街街景文化艺术研究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9 杨育彬;;河南历史文化名城(镇、村)概论[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10 许和本;;新宣城城市建设刍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术平;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李波;城市美学四题[D];武汉大学;2006年
3 汤朝晖;相容建筑[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4 余慧;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陈侠;传承与发展[D];同济大学;2007年
7 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镜;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丁援;无形文化线路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肖金亮;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予康;“新旧分离”模式在乾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粟;西安明城区建筑屋顶形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卢小琴;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4 吴科帆;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人文环境的延续与变迁探析[D];湖南大学;2005年
5 沈惠萍;苏州的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6 邓翔;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文化内涵与景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辉;历史文化名城的环境规划与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芳;线性公共空间与城市景观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齐兰兰;东北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云飞;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陆珑 记者 周暹;全国政协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团结束在京视察[N];北京日报;2004年
2 王建瓴;感悟铁佳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构建和谐社会 文联大有可为[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记者  王龙玉;挖掘文化资源 保护历史遗存[N];金华日报;2006年
5 记者 肖洁;调整领导小组成员签订目标责任书[N];兰州日报;2006年
6 左中甫;“用作品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N];南京日报;2006年
7 甘林李维良;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首开列车直通大上海[N];人民铁道;2007年
8 曲阜市人民政府市长 江成;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魅力[N];天津日报;2007年
10 王永昌;保护历史名城应践行正确政绩观[N];文汇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