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董玮玮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改善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空间调节器,是城市中最容易记忆、识别且最具有活力的部分。本文反思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建设的现状,结合城市意象、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成功建设案例,采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标志性城市公共空间、生态性城市公共空间、商业性城市公共空间、通道性城市公共空间四个子系统,综合考虑相关公共空间的属性特征及设计基本原理,提出基于意象力提升的各类空间设计优化设计对策,强化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意象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腾腾;;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科学发展探讨[J];应用科技;2010年08期
2 海穆特·鲍特;王韬;陈芳;;新媒体与城市公共空间[J];住区;2011年04期
3 罗嘉;蔡道馨;;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兼谈长沙城市改造[J];南方建筑;2002年01期
4 沈琪;;塑造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5 梁幼侨,巫纪光;传统欧洲与亚洲城市公共空间布局比较研究[J];华中建筑;1998年03期
6 张志云;城市公共空间的呼声——创造建筑学、规划学、园林学三位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J];四川建筑;2004年06期
7 ;“商业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高层论坛[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10期
8 何晓川;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创造[J];华中建筑;2000年02期
9 严龙华;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福州榕城广场[J];建筑学报;2004年03期
10 陈军;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析与重构[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11 张翰卿;美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J];规划师;2005年02期
12 钟旭东;屈云东;;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6年04期
13 孙澄,梅洪元,李玲玲;互塑共生——谈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4 于群,杨春峰;城市公共空间中街道空间设计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2期
15 岳铭成;于巧玲;;城市公共空间休闲设施设计浅析——以商业步行街座椅为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5期
16 梁思佳;城市广场设计研究[J];南方建筑;1999年04期
17 张小勇;;巴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3期
18 冯卓茹;;试析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设计艺术[J];美术界;2010年09期
19 赵鹏军;美国旧金山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失败[J];建筑学报;2005年02期
20 白玉琼;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艰难历程[J];上海艺术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玮玮;;基于可意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有军;黄耀志;刘强;花茜;;论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向[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保奇;;建构地区联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三里屯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帆;邱冰;;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间——常州旧城公共空间现状调查[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小地;;中国特色的城市动态规划理论及实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娜;白洁;;谈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边缘效应[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范风华;;基于心理安全感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研究——以植物景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永革;;城市比较研究的一个误区——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之评价[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10 周锐;;论城市公共空间户外广告的管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李昊;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斯冰;城市危改地块土地一级开发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黄佛君;中国城市宗教空间发展演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毕牧;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新;连接键——城市公共空间整合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万钧;城市公共空间“绿色基因”的解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谢宏杰;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海;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强虹;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陈翚;行为·环境[D];湖南大学;2003年
9 邓磊;城市共享化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廖德梅;城市雕塑的创作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 副教授 沈应平;开创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新起点[N];美术报;2010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本土艺术家责无旁贷[N];深圳商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兆汝;城市“客厅”怎样更宜人[N];中国建设报;2005年
4 刘凯敏;被遗忘的感觉[N];建筑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陈雪根;城市公共空间并非私家庭院 [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记者 杜托;社区主任自垫5万补偿居民[N];昆明日报;2008年
7 ;文化的广场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南洋理工大学大庆市城建规划管理培训班全体学员;学“狮城”打造强势城市核心竞争力[N];大庆日报;2010年
9 黎宏河;国际创意精英瞄准城市公共空间[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郑园园;重构城市公共空间[N];人民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