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朱雄增曾郁杨文涛朱雄增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标本中HOX-A5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以探讨HOXA5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和24例乳腺良性病变中HOXA5 mRNA表达,统计学分析HOXA5 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60例乳腺癌标本HOXA5 mRNA表达范围从0.73~193.07,均值为20.85。乳腺良性病变中表达范围从5.42~81.91,均值为30.94。乳腺癌HOX-A5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病例HOXA5 mRNA表达比转移阴性组明显降低(P0.05)。HOXA5 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以及肿瘤大小、患者年龄等其它临床病理学指标间未见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可能与HOXA5基因表达减少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鲁子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分析[J];北方药学;2011年10期
2 曾爱华;何蕴韶;;siRNA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为何乳腺疾病总是钟情“剩女”[J];幸福(婚姻);2011年10期
4 王健;于来祥;;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状态与Her-2/neu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5 石松魁;宁连胜;;乳腺癌伴发乳腺外多原发癌[J];中国肿瘤临床;1985年01期
6 刘蕾;重复细针抽吸术在乳腺癌软组织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8年06期
7 王琼珊;倪型灏;曹江;;乳腺癌癌旁腺病的病理形态观察[J];肿瘤学杂志;1988年04期
8 张学敏;陆应麟;陈德蕙;张贺秋;;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的组化检测及其与癌细胞分化关系的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0年02期
9 王淑敏;沈明;;乳腺癌173例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十年总结[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0年04期
10 高道利;;乳房自我检查随机试验第一年资料分析[J];中国肿瘤;1992年04期
11 孙炳照;;它莫西芬对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淋巴结阳性的老年妇女有益[J];国外医学情报;1992年06期
12 李建瑞;孙慧宽;蓝春生;刘雪晶;;乳腺良恶性病变中雌激素受体和凝集素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3年02期
13 陈卫春 ,冯娟;哪十种女性易患乳腺癌[J];健康生活;1994年06期
14 陆澄;乳腺癌146例误诊原因探讨[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15 相洪琴;;月经周期长短可能与乳腺癌有关[J];国外医学情报;1995年12期
16 戴捷;乳腺癌遗传的特点[J];医学信息;1996年04期
17 张燕;乳腺癌发病有关的诸多因素[J];健康生活;1996年06期
18 袁孝宾;;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与乳腺癌的危险[J];国外医学情报;1996年04期
19 李皖生;;阿斯匹林可降低乳腺癌危险性[J];国外医学情报;1996年20期
20 ;乳腺癌[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雄增;曾郁;杨文涛;朱雄增;;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中HOXA5 mRNA表达[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侯晓薇;;乳腺癌的基因诊断[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姬香魁;刘世刚;董守义;张杏茹;;364例乳腺癌X线诊断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许红强;;不典型乳腺纤维腺瘤的彩超诊断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钱明山;;乳腺癌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6 陈萍;;小议乳腺癌显示的最佳摄影位置及质量控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柳莉莎;冷晓玲;马富成;;高频超声和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A];第二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杨卫军;吴正阳;李春来;黄志刚;尹家俊;张锦瑜;;76例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研究[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江美英;关晏星;杨晓青;张庆;张青;武彪;熊立跃;欧阳军;搂捷;龚筱红;;淋巴显像联合蓝染法与联合术中γ探测法定位活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高凤霞;王越;;抚顺市乳腺癌普查(二)(4)[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丽;乳腺癌患者微转移的检测及骨髓微转移与其它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何山;乳腺癌新术式及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施俊义;部分耐药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病例中的表达[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张子豹;人工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孙涛;多西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力及钾离子通道特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6 郭会芹;乳腺肿瘤细胞中心体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7 鲍慧铮;血清p53抗体检测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家君;EGFR介导的c-erbB2反义显像诊断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9 赵美蓉;抑癌基因产物Rb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徐迎春;乳腺癌疾病特征分布和内分泌治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波;乳腺癌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5年
2 程铁伟;雌激素对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趋化因子CXCL12、CXCL8、CX_3CL1的调节[D];复旦大学;2008年
3 徐中林;乳腺癌HIFU治疗后局部APC及活化分子的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4 柯红;乳腺癌局部皮温变化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郑雅娟;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6 吴雪花;PTEN,Cathepsin D与乳腺癌长期预后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曹伟红;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及超微结构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8 张玉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朱伟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苏清秀;短双歧杆菌作为靶向载体在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中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乳癌科 王涛 江泽飞;2009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解读[N];健康报;2009年
2 欧旭江;乳腺癌,女性疾病第一防[N];浙江日报;2004年
3 张忠霞;唾液分析法可及早诊断乳腺癌[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范杉珊;我区乳腺癌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华兴时报;2008年
5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副主任医师 廖宁博士 采写: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张玲玲;更年期女性要定期筛查乳腺癌[N];广东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班玮;预防性双乳切除并非一定必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华凌;乳腺癌疫苗动物试验获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8 荆晶;橄榄油有助预防乳腺癌[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乳腺专业组 田延锋 赵增仁;从陈晓旭的离去谈乳腺癌防治[N];河北科技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如何应对乳腺癌[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