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构的能量转移动力学研究
【摘要】: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的异质纳米体系成为功能光电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金属-半导体异质纳米结构,由于其具有互补的光学性能而倍受关注。目前金属-半导体异质纳米结构在制备、光电性质以及光致电荷转移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澄清,特别是关于激发态的能量转移过程和效率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瞬态光谱技术研究了Au-CdSe纳米异质结构体的能量与电荷转移过程。光致发光谱研究表明,与CdSe量子点以及CdSe量子点与纳米Au颗粒的机械混合物的发光相比,直接结合的Au-CdSe纳米异质结构体的荧光发射大大减弱。通过时间分辨光谱,在异质结二聚体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来源于从CdSe量子点到Au纳米颗粒的快速电荷转移衰变通道(0.76ns,约占69.7%),这可能是量子点发光淬灭的主要原因。在乙醇溶剂的帮助下,CdSe量子点中的空穴被迅速转移走,而电子则在Au纳米颗粒上得以储存。通过电荷指示剂亚甲基蓝分子可以估算出转移到Au纳米颗粒上的电子可以被保持在100min以上。通过对实验的进一部分析,我们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能量转移与电荷存储的物理图像。这一结果将对未来金属-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构在光催化和太阳能电池应用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
|
|
|
1 |
王志;巴德纯;于春宏;梁吉;;碳纳米管异质结构的ECR-CVD法制备[J];无机材料学报;2006年05期 |
2 |
甘自保;胡其图;郑秀文;赵爱华;张旭;;单步微波多元醇法合成Pt/DCNT异质结构(英文)[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3 |
刘素文,吕孟凯,宋春风,王淑芬,顾锋,程秀风,许东,袁多荣;纳米TiO_2/Zr_xTi_(1-x)O_2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J];功能材料;2004年02期 |
4 |
刘益春,陈艳伟,申德振;ZnO一维纳米线及其异质结构的外延生长[J];物理;2005年09期 |
5 |
宁青菊;肖昊江;武利娜;;TiO_2/Fe_2O_3异质结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硅酸盐通报;2007年05期 |
6 |
郭鸣;周松华;;Ba_(1-x)Sr_xTiO_3(BST)/钙钛矿型氧化物超导薄膜异质结构的研究及发展[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7 |
李达;张日理;肖文佳;杨洋溢;何振辉;;超疏水-亲水CaBi_4Ti_4O_(15)涂层制备及其表面浸润性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8年04期 |
8 |
堵国君;王彦敏;胡培广;刘宏;刘铎;王继扬;;ZnO@TiO_2纳米带表面异质结构的制备及表征[J];稀有金属;2009年06期 |
9 |
陈雷明;李广成;陈鹏;郭艳峰;;Sr掺杂对La_(1-x)Sr_xCuO_4/Nb:SrTiO_3超导能隙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0年06期 |
10 |
严鸿维;张林;李波;尹强;;孔径梯度变化的聚苯乙烯多孔薄膜的制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12期 |
11 |
董文钧;赵海新;李超荣;梅洁;陈本永;唐为华;施展;冯守华;;银纳米粒子与氧化物纳米异质结构制备及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7期 |
12 |
齐俊杰;杨亚;廖庆亮;黄运华;刘娟;张跃;;铟掺杂氧化锌-氧化硅纳米电缆芯-壳异质结构的制备及表征(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9期 |
13 |
关磊;;新型碳管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1期 |
14 |
;光学、显示与发光材料[J];电子科技文摘;2001年10期 |
15 |
王晓华;李金华;赵春宇;左亮;赵东旭;;ZnO/ZnSe核/壳纳米线结构的制备[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6 |
赵雷康;朱杰;雷琼;周静;;厚度对CMN/CT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
17 |
邱永福;兰善红;范洪波;;一维纳米材料生长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18 |
刘伟安
,王继春
,蔡新民;数学科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1994年02期 |
19 |
冯杰;超导体—半导体界面性质的新发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4年06期 |
20 |
顾聚兴;1996年美国关于Ⅱ—Ⅵ族材料物理学和化学的专题讨论会[J];红外;1998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