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筋与整脊的关系
【摘要】:本文从经筋理论的起源和筋伤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入手,比较了经筋和中医学的经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将理筋手法分为捋筋法、分筋法和整脊法;总结出经筋疾病的发病规律可分为点线规律,线面规律和面体规律,且人的运动是向前的、向内为主的,人体筋肉损伤部位,即疼痛部位多位于背侧、外侧;并从背部的经筋循行和背部分布的经脉和穴位以及经筋和经脉疾病的发生规律的比较中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经筋与经脉循行关系来讲,经筋损伤必卡压相应经脉;二是从症状学看经筋所生病与经脉所生病是一致的;三是从解剖分布看相关神经卡压的表现与经脉卡压所表现的节段性是一致的;四是从其解剖本质看,肌肉损伤必引起神经卡压;五是从治疗角度讲,整脊必整筋。
|
|
|
|
1 |
李江舟;;浅谈理筋与整脊的关系[A];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2 |
周元安;于正;宋健;黄秉亮;辛志宏;隋孝忠;江淑红;;中医整脊科临床开展工作报告[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陈剑俊;;开展整脊学科建设的总结[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胡思进;;中医整脊科开展初具成效的工作报告[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5 |
;中医整脊操作将得到规范推广[A];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C];2011年 |
6 |
陈光民;;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进修学习的几点体会[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7 |
刘驰;袁秀丽;;仰卧旋转顶整脊法治疗颈椎病260例[A];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C];2011年 |
8 |
韦以宗;韦春德;潘东华;孙永章;王秀光;桂清民;应有荣;陈剑俊;谢冰;陈连勇;林廷章;黄俊卿;邹培;戴国文;张盛强;田新宇;;中医整脊防治颈腰痛疾病的应用[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22分会场——“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9 |
韦以宗;韦春德;潘东华;孙永章;王秀光;桂民;应有荣;陈剑俊;谢冰;陈连勇;林廷章;黄俊;邹培;戴国文;张盛强;田新宇;;中医整脊防治颈腰痛疾病的应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
10 |
郑黎光;;针刀整脊扶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A];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