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平衡疗法对带状疱疹的治疗观察
【摘要】:正由于带状疱疹在治疗过程中,不能迅速遏制病原体体细胞的复制遗传作用。所以在皮肤症状消除以后,还会带来遗留性的痒,放射疼、酸胀等不适症状。这种症状,有一些患者会持续很长时间(几年之久甚至更长)。这可能是一种细胞策变性的复制遗留效应。也就是说,病毒的影响轻微破坏了体
|
|
|
|
1 |
袁维树;102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2 |
郝增柱,刘霞,张宽平;硬膜外腔注药治疗带状疱疹19例[J];实用疼痛学杂志;1995年01期 |
3 |
于月萍,张凤芝;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4 |
史文红
,李华云
,李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综合物理治疗观察[J];海南医学;2003年11期 |
5 |
金贤玉,金顺福,金春玉;蝮蛇抗栓酶治疗带状疱疹[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5年04期 |
6 |
张桂梅,郜贺荣,李世荫;小儿带状疱疹12例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1996年02期 |
7 |
乔中会;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例报告[J];中原医刊;1997年02期 |
8 |
闫秀兰;三种疗法联合治疗带状疱疹40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9 |
蔡润学!273100,蔡文超!273100;诊治带状疱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01期 |
10 |
冯小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50例[J];中国乡村医药;2002年08期 |
11 |
张群英;婴幼儿带状疱疹2例报告[J];皮肤病与性病;2003年03期 |
12 |
肖永杰;;肌注安痛定致带状疱疹1例[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6期 |
13 |
郝清香;;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14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11期 |
14 |
陈丹;;带状疱疹31例误诊分析[J];临床医学;2010年04期 |
15 |
刘文礼,涂彩霞,郑万浩;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J];医药导报;1994年01期 |
16 |
杨立柱;墨与带状疱疹[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5年01期 |
17 |
周根发,王光明,朱先花;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6例报告[J];青岛医药卫生;1995年06期 |
18 |
王跃晋;儿童带状疱疹72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年01期 |
19 |
万春雷,孙传寿;复发性带状疱疹一例[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20 |
刘军;带状疱疹并肝功能损害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