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之我见

王启才  
【摘要】:正针灸临床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拓宽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包括提高有效率特别是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本文就如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问题,略陈自己的一孔之见。 1 调动医、患两个积极性针灸临床所涉及的病种以痹证和痿证这两大门类为多。而这些病种往往又是经过中、西药物治疗罔效而最后求治于针灸疗法的,自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病见效慢、疗程长,让医生头痛,病人也没有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医者和患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医生要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孝慈;上海市中医学会针灸科学会举行年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年03期
2 李丰;曹耀兴;;心理学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薛家鑫;胡师军;;针灸与耳穴电针临床等效性研究初探[J];中国针灸;2006年S1期
4 黄怡然;;关于针灸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吉林中医药;2010年05期
5 黄史乐;马婷婷;胡玲香;;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古代处方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蒋奕红;;针刺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9年22期
7 孙华;;针灸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针灸;2006年04期
8 常国良;;针灸临床与方法论——浅析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主观因素[J];医药世界;2006年09期
9 钱虹;;试析针灸临床中的治病者之神[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9期
10 贾春生;徐晶;李晓峰;王建岭;;刺灸法效应特异性概念的提出及研究价值[J];中国针灸;2011年07期
11 陈日新;;针灸临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2 汪德瑾;石广霞;刘存志;;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学问题概述[J];中医杂志;2010年04期
13 吴家昇;林其得;林晃;严道南;;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4期
14 殷克敬;;急症针灸临床常用配穴方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15 唐卫华;;试论神与针灸临床治疗的关系[J];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12期
16 梁繁荣;唐勇;;针灸研究特点浅析[J];中国针灸;2010年05期
17 沈德权;荣海波;罗荣;马羚峰;;针灸治疗的“度”[J];针灸临床杂志;2009年02期
18 ;2003乌鲁木齐全国中青年针灸发展论坛[J];上海针灸杂志;2003年03期
19 苏莉;邓柏颖;梁柳;张剑飞;王超东;;针灸治疗痛经的文献质量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0 梁繁荣;吴曦;李瑛;;中国循证针灸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天津中医药;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佳丽;蒋萃;;量表在膝骨关节炎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晖;梁繁荣;李瑛;;四大顶级医学杂志发表针灸临床试验的特点分析[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忠人;华金双;;开拓 创新 机遇——谈新世纪针灸临床的发展[A];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3年
4 何金森;;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考[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陈姣;梁繁荣;;从循证医学角度思考针灸临床研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许东;李瑞;;失眠的针灸临床应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王启才;;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之我见[A];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黄雪梅;;从几种病的治疗试述创新思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暨“针灸治疗痛症及特种针法”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4年
9 任莲芳;朱国建;;针灸临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邵素菊;邵素霞;;“异病同治”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针灸临床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淑琼;活血消瘿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冬云;浙贝母颗粒干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临床疗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陈磊;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王勇;热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5 苏侲吉;针药并用治疗肾虚精亏型精少不育症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于存海;“腰部十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7 李一峰;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多态E487K对硝酸甘油疗效和代谢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成应;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9 任丽;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连浩铭;中医辨证联合依那西普治疗早期AS髋关节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佰玉;芪甘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寿佳威;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邹浩波;干祖望辨治喉喑的学术思想及加减三甲散治疗喉癌前病变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廖康汉;辨病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杨艳艳;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林尔文;脉冲光与热能(LHE)治疗不同类型痤疮的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7 王铭;血脂康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8 王亚梅;自拟圣愈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王晶;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赵春香;消癥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玲;中医治疗肝炎肝硬化取得显效[N];健康报;2008年
2 任 壮;叶永安的“名医观”[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鲁燕侠;大黄的不同炮制规格及其临床疗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夏丹 彭陈诚;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江城设点[N];湖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任壮;河南:中医药抗艾让世界瞩目[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胡彬 谭欣;发挥针灸临床应用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7 ;王岱针灸临床七讲[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8 ;王岱针灸临床七讲[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9 ;王岱针灸临床七讲[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10 ;王岱针灸临床七讲[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