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弱、少精子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索弱、少精子症中医证侯的量化诊断。方法:根据小样本调研制定临床调查表,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获得弱、少精子症四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临床证候诊断标准,对507例临床弱、少精子症患者进行辨证,并作统计学分析,分析其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并对弱、少精子症中医辨证分型的量化诊断做初步的探讨。结果:1共纳入507例,弱精子症263例,少精子症152例,弱、少精子症92例。平均年龄为31.14±3.36岁,平均病程2.12±1.20年;2在507例患者临床证候分布中,按频数高低依次为:肾精不足、肾阳虚、湿热下注、精室瘀阻、肾阴虚、精室痰湿、肝郁气滞、气血亏虚。其中三个最主要的证型为肾精不足147例,占28.99%;肾阳虚103例,占20.32%;湿热下注87例,占17.16%;3因子分析以筛选频率10%的50个症状为变量基础进行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原则,共从50个症状中提取8个因子,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22%,说明能包含原来50个症状中62.22%的信息,结果尚可。每个症状在8个因子中均有载荷,其中5个因子与临床证型符合,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因子1为湿热下注证,因子2为肾精不足、因子3肾阳虚证,因子4肝郁气滞证、因子5为肾阴虚证,未提取出与典型痰湿、瘀阻、气血亏虚证候相符的因子;4在507例弱少精子症忠者的诱因中,主要诱因按频数高低为:过劳、嗜酒、外感、情志刺激、外伤、药物等因素。过劳在肾精不足证型中出现频数最高,为73例,占49.66%;在肾阳虚中35例,占33.98%;肾阴虚中25例,占65.79%。情志刺激为肝郁气滞的主要诱因,出现12例,占80%。嗜酒为湿热下注证的主要诱因,出现31例,占35.63%;5在507例弱少精子症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为12.43%(63/507);8个证型中,湿热下注型支原体的感染例数及感染率最高,分别是53例占60.9%(53/87),其次是精室痰湿7例占43.75%(7/16);6根据精液分析,精液中白细胞数大于1×10~6/ml者有临床意义,故本研究把精液中白细胞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类,阳性者为精液中白细胞数大于1×10~6/ml。在不同的证型中白细胞的数值不同,其中阳性者在湿热下注、精室瘀阻、精室痰湿证型中出现的频数最高,分别为59例(11.64%)、17例(3.35%)、9例(1.78%)。结论:1弱、少精子症患者临床证型分布规律按频数高低依次为:肾精不足、肾阳虚、湿热下注、精室瘀阻、肾阴虚、精室痰湿、肝郁气滞、气血亏虚。其中肾精不足、肾阳虚、湿热下注为弱、少精子症的主要证型;2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弱、少精子症各个症状在因子中的载荷系数,从而显示了弱、少精子中医辨证分证型的量化诊断具有客观性、可行性;3过劳和嗜酒是弱、少精子症最常见的诱因。肾精不足、肾阳虚证的主要诱因为过劳;湿热下注证的主要诱因为嗜酒;精室瘀阻证的主要诱因为外伤;肾阴虚证的主要诱因为过劳;精室痰湿的主要诱因为情志刺激和嗜酒;肝郁气滞的主要诱因为情志刺激;气血亏虚的主要诱因为情志刺激和过劳;4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弱、少精子症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显示,湿热下注是支原体感染例数及感染率最高的证型,其次是精室痰湿证;5在弱、少精子证型分布中,湿热下注证、精室痰湿、精室瘀阻证型与弱、少精子症患者精液白细胞的增高常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