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135例报道

李季委  李凌霞  
【摘要】:正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泛酸、烧心、夜间阵发性呛咳等。笔者近3年中应用中医方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42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87例患者中,男59例(其中有吸烟史13例),女76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83岁,病史最长者1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景新;陈宏慈;;中医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1年26期
2 李艳;舒劲;;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31期
3 李季委;李凌霞;;中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4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年01期
4 骆健祥;陈家兴;;两和镇痛饮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胃溃疡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1年12期
5 赵大成;;自拟荜铃止痛方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年21期
6 陈俊敏;;穴位贴敷对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A0期
7 靳晓敏;;疏肝理气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年12期
8 康宜兵;;香苏散合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20期
9 龚俊华;;癫狂梦醒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年01期
10 何芳;黄培容;王志花;;四逆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年04期
11 邓达荣;;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J];现代医院;2008年06期
12 王雪娇;孙光;于翔;黄磊;潘鸿;;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10期
13 李丽;;自拟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名医;2020年16期
14 关博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年13期
15 肖运婷;朱莹;;朱莹教授运用抑木培土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证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年10期
16 张道伟;禚昌红;刘维明;;和胃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09期
17 张春林;张秀琴;;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7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27期
18 葛力军;贾如;李季委;;针灸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21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02期
19 夏李明;刁鹏;蒋钦云;;全息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焦虑状态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22年06期
20 程韵洲;段明;段洪光;;段洪光治疗肝胃不和型噎膈经验总结[J];光明中医;202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季委;李凌霞;;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42例报道[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季委;李凌霞;;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87例报道[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3 李季委;李凌霞;;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135例报道[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李季委;李凌霞;;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33例报道[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5 金月萍;李学军;孙琴;李晓伟;刘礼梅;陈亮亮;吴婧;;十三味和中丸治疗老年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A];第三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6 刘闯;周素芳;;五行音乐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刘闯;;五行音乐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A];2013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术年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冯雯;范一宏;吕宾;;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9 叶涵婷;朱曙东;;中医药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琐谈[A];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张阳;徐兆山;;柴胡舒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11 王玲;周毅;李天望;杨涛;;理气消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三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12 张海燕;黄穗平;王静;;加味小柴胡汤对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3 黄恒青;李世琪;;疏降和胃Ⅰ号方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4 卢眺眺;朱翔贞;陈莹;陈春凤;高静芳;;痞痛舒加减联合放松反馈训练对焦虑障碍共病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2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年会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彦恒临床经验学习班论文集[C];2016年
15 叶方益;戴孟;戴亮;孙玉周;倪芳慧;;中药合针刺联合治疗肝胃不和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6 余珊珊;郭琳;;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3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7 叶松;郭琳;;消糜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8 陈凯;朱莹;王燚霈;;朱莹教授治疗胃痛经验总结[A];第三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9 刘尚香;田耀洲;;非糜烂性反流病辩证分型与24h食管pH值及胆红素监测的相关性分析[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0 赵彩娇;范郁山;;灵龟八法按时开穴针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和胃降逆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谢子琪;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肖水香;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証型研究及其要素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
4 胡海清;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
5 廖礼国(Liew LayKok);半夏泻心汤加味方配合针灸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林晗;针灸治疗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王睿;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8 尚文璠;加味左金丸合膈肌生物反馈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孙晓红;抗胃食管反流机制及胃食管反流病非药物治疗途经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10 刘龙;胃癌证型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施约汉(Shih John Michael);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杨凡;四逆散化裁方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樊筑锦;柴枳消痞方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4 刘云;针刺配合耳穴埋豆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李柯更;调气和胃化瘀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王艳;穴位贴敷联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周柳;四神针合胃三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林立君;斡旋针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李彤;加味抑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王玲;理气消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11 谢洁如;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12 李慧慧;四二调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13 许文文;自拟胃糜舒方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青海大学;2018年
14 陈婉;柴胡二金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15 单丽莎;芍术健胃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D];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年
16 梁欢;针药并用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17 刘冠岐;胃萎Ⅱ号颗粒对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价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8 廖玲玲;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D];青海大学;2021年
19 钱梦烨;胃炎2号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
20 周非男;健脾调理汤治疗肿瘤化疗后肝胃不和型痞满的临床疗效评价[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包晓凤 李惠钰;关注胃健康 携手健康人生[N];科学时报;2011年
2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童霞 张鑫;浅谈胃食管反流[N];大众健康报;2022年
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莫鹏;防治胃食管反流,从生活方式入手[N];中国妇女报;2021年
4 通讯员 林昌伟 李姗;中南地区首例! 戴个“松紧环” 告别胃食管反流[N];大众卫生报;2021年
5 健康时报 李桂兰;胃食管反流很容易被误诊[N];健康时报;2021年
6 ;胃食管反流不止伤害消化道[N];老年日报;2020年
7 记者 闻有成;向“胃食管反流病”宣战的院士和他的团队[N];经济参考报;2019年
8 记者 王潇雨;胃食管反流需多学科诊疗[N];健康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李颖;年轻白领更要当心胃食管反流[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朱国旺;胃食管反流病,伤害的不止是食管[N];中国医药报;2014年
11 本报记者 周丽;胃食管反流病人易找错诊室[N];河北日报;2015年
12 本报记者 裘炯华;胃食管反流按需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5年
13 本报记者 吴若琪;暴饮暴食,小心胃食管反流病[N];中国医药报;2014年
14 本报记者 朱国旺;反酸、烧心,当心胃食管反流病[N];中国医药报;2014年
15 通讯员 王军;三大典型症状须警惕胃食管反流病[N];家庭医生报;2009年
16 本报记者 李颖;胃食管反流 食物为何反其道而行[N];科技日报;2011年
17 驻京记者 贾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教育是首务[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8 本报记者 李颖;胃食管反流会引发胸痛症状[N];科技日报;2011年
19 本报记者 魏平;胃食管反流病:谨防过度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0 记者 刘卫宏;易致胃食管反流病[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