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变迁的文献分析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时段分析研究,以揭示其中医证候特征的历时变化规律,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方法:对近40年来中国期刊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国内公开发行的中、西医杂志中冠心病中医证侯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并对其中冠心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及历时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入选要求文献367篇,总病例数44357例。冠心病总体证候分布以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气不足、气滞血瘀、阳气亏虚、寒凝心脉、痰瘀互结等为常见证型,而其相关证素则以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为多见,本虚中以气虚为首,占总例次的24.13%,阴虚、阳虚次之;标实中以血瘀为首,占28.15%,痰浊、气滞次之。在冠心病常见证型中心血瘀阻及痰浊内阻证在-1989年、1990-1999年、2000-2010年3个时间段所占比例呈逐步增高趋势,气阴两虚证则逐步降低。而在证素的历时分布中血瘀、痰浊及标实证素合计所占比例均明显升高,气虚、阴虚及本虚证素合计则相应降低。结论:冠心病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显示其病机应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为多见。而不同时期冠心病的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也不完全相同,其证候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规律即血瘀、痰浊等标实证素及与之相关的证候类型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及气虚、阴虚等本虚证素、证候的减少,提示中医对冠心病的防治应在标本兼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瘀血、痰浊标实证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