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年龄组之间危险因素与气虚血瘀证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高龄组与中青年组患者危险因素、本次发病入院时的气虚血瘀证积分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观察年龄是否是辩证的一个重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167例,其中高龄组(≥75岁)67例和中青年组(60岁)10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气虚血瘀积分等,分析气虚瘀血积分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中青年组与高龄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气虚血瘀证的积分均有升高,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早发家族史)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气虚血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时的常见证型,而且不同年龄组之间在发病时的症候积分无差异。
|
|
|
|
1 |
蓝利民,沈庆乐;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液流变学和一氧化氮的改变观察[J];海峡药学;1999年03期 |
2 |
林桂永;阮威君;;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证与炎症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9期 |
3 |
洪永敦,吴辉,莫鸿辉,李斐媛;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年06期 |
4 |
管昌益;;中医药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2期 |
5 |
于小勇;武学萍;范虹;刘超峰;雷鹏;;名老中医雷忠义养心活血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经验[J];陕西中医;2011年04期 |
6 |
刘政芳,罗助荣,陈美华;灯盏细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7 |
谢健,黄明霞,赵淳;赵淳从中医络病理论论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浅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05期 |
8 |
童嘉毅;徐琢;钱娟英;刘粉梅;姜殿红;;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08年10期 |
9 |
郭规;杜景柏;;复方丹参滴丸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1期 |
10 |
阚准;;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08期 |
11 |
邹旭,施卿卿,王侠;邓铁涛教授调脾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验案[J];新中医;2003年07期 |
12 |
贺涛;刘明江;李刚;;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的干预[J];中国药业;2006年14期 |
13 |
任骞;孙琦伟;郏国炯;刘玉杰;;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15期 |
14 |
刘继军;高宇勤;郝霁萍;;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5期 |
15 |
姚晓东;;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年02期 |
16 |
魏文琦;;灯盏花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8期 |
17 |
杨尊彝;;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24期 |
18 |
郭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年12期 |
19 |
柏业军;张培影;;通络保心贴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年03期 |
20 |
张俊峰;魏萍;刘晋熹;王玮;;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辨证与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