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肾脏损害和病理
【摘要】: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肾脏损害和病理表现,初步探讨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9年我院确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结果16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中,微型多血管炎(MPA)12例,韦格纳肉芽肿(WG)4例。环核型ANCA(pANCA)阳性12例,均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PO);胞浆型ANCA(cANCA)阳性5例,均识别蛋白酶3(PR_3)。全部研究病例均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肾脏为最常见累及器官(累及率为100%),镜下血尿15例(93.8%),血肌酐升高15例(93.8%),16例血肌酐平均489.2umol/L(105~1096 umol/L)。急进性肾小球肾炎8例(50%),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18.8%),慢性肾功能衰竭4例(25.0%)。肾脏病理:寡免疫复合物沉积性新月体肾炎10例(62.5%),伴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7例(43.8%),肾小管间质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9例(56.3%)。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血液透析等治疗,其缓解率为56.3%,死亡率为18.8%。结论AAV患者肾损害严重,寡免疫复合物沉积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是其肾脏病理的主要特点;ANCA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肾功能损害重及合并感染者,预后差。
|
|
|
|
1 |
刘敏燕;白胜利;刘芳;刘先蓉;;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误诊分析[J];华西医学;2007年02期 |
2 |
杨秀川;提高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的认识[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4年03期 |
3 |
周润华;;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新进展[J];华夏医学;2008年01期 |
4 |
马丽,张利军,徐幼筠,吴东海;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就诊科室情况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年03期 |
5 |
朱元珏;血管炎:ANCA诊断Wegener肉芽肿可靠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3期 |
6 |
徐三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7年03期 |
7 |
曾小峰;重视韦格纳肉芽肿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10期 |
8 |
王彩虹,李小峰,王来远,胡学芳,罗静,赵春阳,侯云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关系[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11期 |
9 |
张忠鲁;Wegener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02期 |
10 |
杨洪涛;赵洪雯;许霞;邹英;王胜南;;原发性小血管炎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
11 |
许元初,顾继安,孙秋蓉;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J];现代免疫学;1992年06期 |
12 |
侯巍,惠艳;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5年02期 |
13 |
张锐,徐胜前,王芬,徐建华;1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4 |
于峰,赵明辉;小血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J];山东医药;2003年22期 |
15 |
周新荣;张木勋;;以发热待查收治的Wegener肉芽肿1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20期 |
16 |
顾继安,许元初,龚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8年04期 |
17 |
施惠娟;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年01期 |
18 |
王昭钢;韦格纳肉芽肿一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4年01期 |
19 |
陈勇,忻霞菲,陆文熊;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
20 |
周炳华,刘玉琴,普雄明,吴卫东;ANA、抗dsDNA、ANCA、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