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影响黑素合成的机制。方法:选择临床治疗常用的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照射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分别检测不同能量照射后细胞增殖活性、酪氨酸酶(Tyr)活性和黑素细胞树突数量及长度;通过荧光定量反转录(RT)-PCR和Westen blot分别检测Tyr与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YP)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不影响细胞生存率的能量范围内,其中较低能量(1J/cm~2)的Q开关Nd:YAG激光照射可以刺激Tyr活性,上调Tyr的mRNA表达,下调TRP-1的mRNA表达,而TRP-2 mRNA表达并无明显变化,其蛋白水平的变化与之相符;较高能量(3J/cm~2)的Q开关Nd:YAG激光照射能明显抑制Tyr活性,同时不同程度的减少Try、TRP-1和TRP-2的基因表达与蛋白合成。结论:Q-switched Nd:YAG1064nm激光照射对人表皮黑素细胞有光生物学作用,较低能量照射能刺激黑素的合成,而较高能量照射则对黑素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
|
|
|
1 |
戴海英;薛春雨;邢新;;黑素合成中信号转导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10期 |
2 |
邓军!400038,叶庆佾!400038,刁庆春!400038,徐小珂!400038;芳香维甲酸乙脂对紫外线诱导的人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年06期 |
3 |
李承新;王玲;刘斌;肖燕;王艳春;高天文;;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
4 |
崔凡;佘晓东;李筱芳;沈永年;吕桂霞;刘维达;;马拉色菌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黑素合成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5 |
王奕;王静凤;张瑾;崔凤霞;薛长湖;;日本刺参胶原肽对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7年04期 |
6 |
白雪飞;邓军;郝飞;杨希川;钟白玉;叶庆佾;;他卡西醇对人黑素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0期 |
7 |
王静凤;王奕;崔凤霞;李八方;薛长湖;;鱿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对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09期 |
8 |
吴品茹;徐慧;陈向东;沈征宇;刘健航;;熊果苷和甘草黄酮对B16黑素瘤细胞株黑素合成的影响[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5期 |
9 |
范雪琦;徐建国;廖莎;周佳;杨伟峻;尚靖;;黑种草籽调节黑素合成的药效物质基础[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4期 |
10 |
马慧军,朱文元,岳学状,王大光;甲氧沙林对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及信号转导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年09期 |
11 |
薛春雨,李蠡,邢新;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皮肤黑素合成的调控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9期 |
12 |
周春丽,叶庆佾,郝飞,刁庆春;bFGF对人毛囊黑素细胞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作用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
13 |
刘栋,朱文元,谭城;皮质类固醇对培养Cloudman S91黑素瘤细胞株黑素合成的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1期 |
14 |
张军;董秀云;隋亚楠;;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玫瑰糠疹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年10期 |
15 |
肖燕;林军;欧阳天祥;;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褐青色痣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9期 |
16 |
谭城;毛球部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开关[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年01期 |
17 |
许桂芬;何开仁;王瑞芬;;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5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9年11期 |
18 |
郑家润;;皮肤在低功率气体激光作用下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改变[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78年01期 |
19 |
马蕾;宣红梅;汪晨;;半导体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
20 |
吕蓉;陶丁;;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