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梅学仁申秀萍王宇伟张道莹  
【摘要】:正抑酸痛风颗粒的处方由青风藤、黄柏、丹参等中药组成。具有疏风通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痹症。临床常用量为54g生药,疗效非常显著。为了验证该药的疗效,从而将其研究开发成中药新药,我们参考其功能主治,按照治疗痹症中药的药效学研究规定,进行了抗痛风作用、抗炎作用、镇痛作用等药效学研究,结果如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霜;刘多;;消癖止痛散的药效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0期
2 何定三;何忠;朱跃兵;陈箐;李云贵;符平;;昆河风湿液的药效学研究[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雷仲民;孙佩宇;刘欣;李萍;梁代英;陈平;;定痛膏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0年12期
4 任淑娟;陈瑞明;柴焱;白璐;姜姗姗;张小丽;陈志诚;;榆柏烧烫伤喷雾剂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业;2011年11期
5 陈东波,邹燕;复方雪莲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熊富良;汪艳;许沛虎;张雪琼;陶君彦;;椎痛安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年19期
7 袁捷;石书江;林吉;申小花;;川乌消痹膏的药效学研究[J];中药材;2009年09期
8 李怀国;李子鸿;潘见欢;陈淑映;;渭良伤科超微粉巴布膏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师;2010年10期
9 王燕燕,宋兴福,杨洪发,崔向军,易青,易文,陈继武;复方生肌膏的药效学研究[J];医药导报;2005年09期
10 仇士东;赵爱丽;焦健;;金胆片浸膏的主要药效学研究[J];齐鲁药事;2007年10期
11 刘林;余纯;徐良;;益母草总生物碱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18期
12 杜华碧;王叶茗;付毅华;;祛风止痹凝胶剂的药效学研究[J];医学信息;2010年05期
13 崔景荣,赵喜元,张建生,楼之岑;四种秦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3期
14 张明发;;瑞香素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2年02期
15 林勇杰;;少林正骨精镇痛、抗炎、化瘀药理作用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07年09期
16 李顺英;赵永娜;张晓冬;张肇玖;刘光先;徐克万;;鼻炎合剂的药效学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7 王爱武;刘娅;雒琪;翟红;王福文;王梅;;独活寄生汤抗炎、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12期
18 鲍蕾蕾;陈海飞;卞俊;袁兵;王朝武;;健步关节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19 文德鉴;艾明仙;李德清;;冷水七抗炎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20 李静;吴美丽;张桂香;张楠;白洁;;宁夏栽培防风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学仁;申秀萍;王宇伟;张道莹;;抑酸痛风颗粒的药理作用[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林婷;杨静玉;王芳;贾景明;吴春福;;台湾金线莲组织培养苗提取物抗肿瘤、镇痛作用药效学研究[A];新药研发暨新药发现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叶盛英;杨本明;杜欣;;消淤止痛喷雾剂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4 陈西平;周宜;徐薇;;四神煎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姚峰;顾健;张德玉;;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丽萍;李健;杜佳林;李显华;朱希卓;齐珊珊;;藿胆丸抗炎、镇痛、抑茵作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谭毓治;张伟强;梁松友;赖娟娟;张文军;;源吉林甘和茶药效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苏志强;赵增宇;姚瑶;邹蓉;向明;;红活麻镇痛抗炎与免疫抑制有效部位的提取及活性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强;毕葳;黄娴;孙毅坤;雷海民;;川楝子炮制工艺优选及原理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刘东文;李子鸿;李怀国;蔡丽云;;新伤去瘀冻干颗粒的药效学研究[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孝顺;菝葜提取工艺的改进及药理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敏;川薄油的部分药效学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沈昆金;痹痛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阮长春;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化学成分及其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药效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娜;白花败酱草化学成份、抗炎作用以及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佟岩;杨梅素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7 胡荣;白芷中欧前胡素提取分离及主要药效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李卫民;厚朴咳喘方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李想;中药成分与药理作用数据库系统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10 周立娟;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药效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华;洋虫的药效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王静波;枇杷花止咳抗炎药效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志为;妙肤灵烧伤膏的主要药效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梁晓东;马钱子配伍生地黄减毒增效作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柳元娥;风湿康水煎液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6 文钟书;三参滋胃饮的药效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刚;人参皂苷Rg3的抗炎及解热药效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董霞;甘草附子汤合煎液与分煎液抗炎镇痛药效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马微微;紫椴花抗炎镇痛及抗菌的药效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10 朱寅圣;蜈蚣全蝎止痛散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 曾聪彦 梅全喜;布渣叶的药理作用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梅全喜;广东土牛膝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记者 高新军;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药效学研究完成[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 ;三七的药理作用与功效[N];云南日报;2002年
5 ;三七的药理作用与功效[N];云南日报;2002年
6 刘剑刚;谢雁鸣;邓文龙;骨碎补总黄酮有抗炎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李继强;胃药为什么不“灵”[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8 程书权;枸杞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古蔺肝苏抗炎作用[N];健康报;2006年
10 毛国寅;冷水七正丁醇提取物可镇痛[N];中国医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