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抑酸痛风颗粒的处方由青风藤、黄柏、丹参等中药组成。具有疏风通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痹症。临床常用量为54g生药,疗效非常显著。为了验证该药的疗效,从而将其研究开发成中药新药,我们参考其功能主治,按照治疗痹症中药的药效学研究规定,进行了抗痛风作用、抗炎作用、镇痛作用等药效学研究,结果如下。
|
|
|
|
1 |
林霜;刘多;;消癖止痛散的药效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0期 |
2 |
何定三;何忠;朱跃兵;陈箐;李云贵;符平;;昆河风湿液的药效学研究[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3 |
雷仲民;孙佩宇;刘欣;李萍;梁代英;陈平;;定痛膏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0年12期 |
4 |
任淑娟;陈瑞明;柴焱;白璐;姜姗姗;张小丽;陈志诚;;榆柏烧烫伤喷雾剂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业;2011年11期 |
5 |
陈东波,邹燕;复方雪莲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6 |
熊富良;汪艳;许沛虎;张雪琼;陶君彦;;椎痛安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年19期 |
7 |
袁捷;石书江;林吉;申小花;;川乌消痹膏的药效学研究[J];中药材;2009年09期 |
8 |
李怀国;李子鸿;潘见欢;陈淑映;;渭良伤科超微粉巴布膏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师;2010年10期 |
9 |
王燕燕,宋兴福,杨洪发,崔向军,易青,易文,陈继武;复方生肌膏的药效学研究[J];医药导报;2005年09期 |
10 |
仇士东;赵爱丽;焦健;;金胆片浸膏的主要药效学研究[J];齐鲁药事;2007年10期 |
11 |
刘林;余纯;徐良;;益母草总生物碱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18期 |
12 |
杜华碧;王叶茗;付毅华;;祛风止痹凝胶剂的药效学研究[J];医学信息;2010年05期 |
13 |
崔景荣,赵喜元,张建生,楼之岑;四种秦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3期 |
14 |
张明发;;瑞香素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2年02期 |
15 |
林勇杰;;少林正骨精镇痛、抗炎、化瘀药理作用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07年09期 |
16 |
李顺英;赵永娜;张晓冬;张肇玖;刘光先;徐克万;;鼻炎合剂的药效学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7 |
王爱武;刘娅;雒琪;翟红;王福文;王梅;;独活寄生汤抗炎、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12期 |
18 |
鲍蕾蕾;陈海飞;卞俊;袁兵;王朝武;;健步关节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
19 |
文德鉴;艾明仙;李德清;;冷水七抗炎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
20 |
李静;吴美丽;张桂香;张楠;白洁;;宁夏栽培防风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