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成肇智;;走出“证”概念的误区[J];中医杂志;2001年06期 |
2 |
康升军;辨证论治与免疫调节作用[J];现代中医药;2003年03期 |
3 |
杜侃,卢明,杜宝新;对中风病证候研究的思考[J];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12期 |
4 |
赵展荣;闫小光;黄飞;张剑;刘震;李晔;李秋贵;李怡;;2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证候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
5 |
周唯;;阴虚血瘀证探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6 |
张西波;崔乃强;袁红霞;张国骏;;浅谈阳明腑实证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J];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04期 |
7 |
王树强;张文生;田蓉;李喜悦;陈超杰;;中风病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8 |
罗和古;韩哲;李军祥;马然;袁群;宋秀江;黄学民;;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6期 |
9 |
孟灵源;;证候,状态与WRM[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04期 |
10 |
陈文垲;周玲;梅晓云;彭昌孝;李国春;黄云;陈文姬;彭计红;;571例抑郁症中医证候学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浙江中医杂志;2007年05期 |
11 |
王欣然;;生物芯片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研究;2007年07期 |
12 |
薛飞飞;陈家旭;;论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8期 |
13 |
臧运华;曹晓岚;李春红;任丽;;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中医证候五脏归属的初步研究[J];中医研究;2007年12期 |
14 |
袁国强;吴以岭;贾振华;西广成;陈静;谷春华;陈建新;高怀林;吴相春;魏聪;;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年05期 |
15 |
简维雄;袁肇凯;;中医证候的组学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6 |
吴丽丽;严灿;潘毅;高璟;王文竹;敖海清;;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7 |
邹杰;石鹤峰;蔡永敏;赵会茹;;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7期 |
18 |
宣江雷;章正祥;贺丹;张丽;柯瑜;黄春华;刘海顺;赵丽群;饶旺福;;脑梗塞恢复期症状的聚类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19 |
范洪力;;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证候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23期 |
20 |
王凤仪;赵党生;王小荣;骆文郁;;表证及病位之我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