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舌象与血白细胞变化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舌象与外周血白细胞在SARS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170人次SARS患者舌象采用肉眼直观和佳能A70数码相机拍摄后进行系统观察,结合外周血WBC计数及分类检测,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SARS患者WBC、N、L降低时多见舌苔薄、舌体胖或体瘦苔腐腻;WBC或N升高时多见舌苔厚或舌体瘦,而苔腐腻;和升高时多见舌质红或尖红。E增高时多见舌尖红,有芒刺或裂纹;M增高时多见舌质红或老舌,舌苔呈燥或剥脱状。结论:舌象变化与血白细胞及分类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相关性。SARS患者舌质尖红与E、舌质红与M,舌苔腐腻、润燥、剥落与WBC、N、M,舌体胖瘦、芒刺、裂纹、老嫩与L、E、M呈正相关。舌苔厚薄、腐腻与WBC、L、E和M,舌体胖瘦与N呈负相关;讨论: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SARS早期,部分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减少,舌面出现薄苔、腐腻,舌体表现胖而色淡或肿胀兼色深红,表示疾病初起,或脾虚不能运化水谷,胃中浊气上泛,或津液不化,水饮痰湿阻滞的虚中夹实之象,或热盛实证;到了中期出现继发感染,部分病人WBC和N升高,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舌面出现厚苔,或腐腻状,表示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湿毒痰湿阻滞,气血运行受阻。也就是随着病情的变化,舌苔有由薄到厚,由厚到厚腻变化的规律。有的病人到了后期舌体瘦,为中医阴血亏虚之象,兼质淡者为气血两虚,兼质红绛者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此外,SARS患者舌质红或老舌、苔燥或剥脱、有芒刺或裂纹,与血象E和M比例增高,存在着同步关系。通过两者的相关性,来判断病情变化、预测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寻找一定规律。
|
|
|
|
1 |
林汉森;变异舌象的辨治[J];新中医;1996年01期 |
2 |
丁怀顺,白其昌;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前后舌象变化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0年05期 |
3 |
宋天彬;;中医舌象面面观——这是什么舌象?其主病如何?[J];中国医刊;1987年03期 |
4 |
程晓丽,徐凤阳;浅谈中风病舌象的变化[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年01期 |
5 |
武哲丽,陈群,徐志伟,钟鸿;舌象动态变化规律初探[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6 |
徐文均,吴建华;326例癌症患者舌象分析[J];福建中医药;1994年03期 |
7 |
王峰真,卢宁,岳玉飞,刘欣凤;240例肝病患者舌象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1995年03期 |
8 |
李秀英;肾炎患者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与舌象关系[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3期 |
9 |
俞丽辉,孙斐;12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舌象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年09期 |
10 |
张敏州,郭力恒,李松,陈伯钧,李健,林晓忠;3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年09期 |
11 |
石强,汤伟昌,李福凤,何建成,王惠芳,王忆勤;舌象信息客观化研究中光源选择初探[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2 |
杨凤珍,李洪娟,李峰,关静,赵丹,王健,刘颖;218例HIV/AIDS患者中医舌象分析及其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
13 |
柳馨;;辨舌象一叶知秋[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9年12期 |
14 |
聂惠民;《伤寒舌鉴》的学术成就及临证意义初探[J];国医论坛;1989年04期 |
15 |
梁昭烈;舌象与消化性溃疡病的相关性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16 |
张平!310009,杨午鸣!310009,水文霞!310009;小鼠舌象的实验病理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17 |
祁凤梅;观察舌象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1997年02期 |
18 |
姚保泰,刘瑞高,孙秀荣,孙学华;240例胃病患者舌象与胃镜像、活组织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19 |
郑钦翠,司方荣;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期舌象的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
20 |
刘新,李敏;舌象指导颅脑损伤术后合并高颅压症的补液探讨[J];职业与健康;199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