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与改进

张春  张晓文  郭肖峰  马苟平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特别是采用大面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 8,0Cm2)或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5—20004.5年间施行42例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对小腿下段及足踝部不同原因所致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6例;年令最大75岁、最小6岁;修复小腿下段21例、踝周12例、足跟6例、足背2例、前足部1例。病因有:创伤性38例、糖尿病足溃疡2例、地中海贫血并双小腿下端慢性溃疡30年1例、蚂蝗叮咬后破溃感染慢性溃疡不愈7年1例。应用筋膜皮瓣转位36例、皮瓣面积最大17×15cm~2,最小6.0×5cm~2、其中12例皮瓣面积在10×8.0cm~2以上;6例为肌皮瓣,肌瓣为腓肠肌外侧头最大为10×7.0×2.0cm~3,最小为6×5×1.0cm~3。早期4例小皮瓣引暗道转移,其余38例行明道并使皮瓣成乒乓球拍状,带2~4cm宽皮蒂转移,小隐静脉远端结扎12例。大面积皮瓣及肌皮瓣术中小隐静脉远端结扎仅2例。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皆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瓣肿胀,小皮瓣较大皮瓣明显,暗道较明道者明显。大皮瓣中小隐静脉远端结扎2例皆出现肿胀、色暗,且皮瓣1/3坏死(皆位于近侧)。皮瓣边缘坏死3例,换药治愈。部分坏死需行植皮者3例。36例术后伤口1期愈合,骨外露软件组织缺损覆盖修复满意,6例Ⅱ期愈合,其中糖尿病,地中海贫血各一例。结论:1.以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下1/3及足踝部缺损创面,具有在同一肢体手术,就地取材,带蒂转移,操作简单、手术一次完成,解剖层次浅,不牺牲肢体重要血管,操作快捷,不固定肢体,病人痛苦少等优点。尤其是对于缺乏远侧组织而创面又十分多见的小腿下1/3及足踝部,极有临床实用价值。2.采用大面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并在筋膜皮瓣中携带一肌瓣在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是可行的。但对其皮瓣及其中所携带的肌瓣究竟切取多大面积是安全的、其肌瓣的血运机理以及筋膜皮瓣中小隐静脉干远端是否结扎处理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鲜英,刘毅;小腿筋膜皮瓣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2 谭海涛;以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2年03期
3 陈强,华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J];中国基层医药;2003年09期
4 陈发春,徐萍,汪同祖,邓光清,叶斌,李舸,程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5 刘毅,朱云,薛晓东,张绪生,张鲜英;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6 卡索,刘成,陈向军,关志明;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4期
7 刘秉锐,邢玉霞,闫荣军,田培文;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年04期
8 魏云超,李庆忠,徐连营,张胜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5例[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3年02期
9 韦建勋,梁斌;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逆行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7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4年02期
10 刘毅,朱云,张鲜英,蔡黔,肖斌,姜疆;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03年02期
11 庄颜峰;张发惠;张国栋;;前臂外侧皮神经与头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移植皮瓣的应用解剖(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8期
12 庄颜峰;张发惠;张国栋;;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转位移植修复手部缺损(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43期
13 黄智勇;陈大夫;王晓;钟宇;;带大隐静脉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组织缺损[J];四川医学;2007年02期
14 简小飞,余国荣,陶圣祥,陈秀清,谢昀,余黎;以上臂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15 张旭东,张琳西,李迎春;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4年01期
16 王涛;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年03期
17 王劲义,王靖,王庆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年04期
1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9年03期
19 曾述强,张功林,刘景堂;重建感觉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失败二例[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20 纪柳;四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研究与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张晓文;郭肖峰;马苟平;;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与改进[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余国荣;刘春;陶圣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朱飞;宁金龙;李小静;张林;侯团结;;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军;徐永清;周中英;郭远发;徐小山;汪新民;王娜;丁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下肢严重损伤[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5 程昌志;石建辉;罗远国;林舟丹;;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优化选择[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军;徐永清;汪新民;徐小山;;逆行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7 沈运彪;谷才之;叶祥柏;王锡华;陈忠勇;李金玺;;应用皮瓣一期修复电击伤创面的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徐永清;;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9 王秀川;;读《腹壁去脂致皮瓣大面积坏死1例》的讨论[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徐华;董佳生;王涛;麻荪香;;双侧蒂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乳房再造的血运重建[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京敏;中性粒细胞在皮瓣I/R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的调理[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宋宇宏;腰骶丛损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3 王淑杰;游离移植的扩张皮片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4 刘文阁;带导药系统的新型扩张器加速组织扩张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5 王晓南;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皮肤大面积脱套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建新;L-精氨酸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李峰永;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诚;臀上皮神经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虞和君;扩张后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王生钰;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手创面的实验与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6 占华;肿瘤坏死因子的去脂作用及其在皮瓣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7 贺楚宇;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D];苏州大学;2004年
8 谢祥;外源性锌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张涛;高压氧与地塞米松对大鼠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潘峰;髂腹股沟区血供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阎红;超长皮瓣移植在沈成功[N];健康报;2001年
2 衣晓峰;张向明;改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大面积缺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周颖通讯员 丁娟;洛阳皮瓣:中国的骄傲[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李福云 赵磊 程春生 查朱青;洛阳正骨医院完善洛阳皮瓣、 骨皮瓣技术[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整形外科 朱晓海张文俊 王根华整理;头部取皮瓣 为创面“穿新衣”[N];健康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彩丽;“前臂皮瓣”是中国的骄傲[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7 穆大力;国际首例乳房再造新术成功[N];健康报;2007年
8 张献怀;超声诊断又辟新领域[N];科技日报;2002年
9 左中男;一桥飞架 救命保肢[N];健康报;2006年
10 张中桥;高分辨率超声为皮瓣移植保驾护航[N];医药经济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