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大便前后心血管变化和倍他乐克的干预效应
【摘要】: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大便前后冠心病和倍他乐克的干预效应。方法:对53例冠心病患者在大便前后观察心率、血压、RPP、NST、∑ST和PRA、AngⅡ变化及口服倍他乐克后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冠心病患者大便后HR、BP、RPP、PRA、AngⅡ、和NST、∑ST明显升高(p0.05~0.01),检出频发多源室早、阵发室速增多、口服倍他乐克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0.01)。结论: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在大便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升高,导致心肌缺血加重,耗氧增多。倍他乐克在降低冠心病患者大便时的交感神经活性,减低心肌耗氧,预防心源性猝死方面有良好效应。
|
|
|
|
1 |
孙鲁民,刘良义;特发性室早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0年03期 |
2 |
卢喜烈,帅莉;室早的定位诊断[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1年04期 |
3 |
李莉,胡伟,任景艳;室早的临床意义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年05期 |
4 |
刘元生;;室早指数(46)[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年02期 |
5 |
刘爱琴;王岩;杜巧;黄建新;封淑文;;室早指数及临床意义的探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年03期 |
6 |
郭飞;;礼花式室早(63)[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年05期 |
7 |
郑继锋;庄晓华;廖德宁;;室早诱发性心肌病[J];江西医药;2012年05期 |
8 |
钱孝纲;姜剑雄;;老年心脏病室早指数和易损指数测定的临床价值(附54例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1989年04期 |
9 |
陈纪邦;张淑香;;有害性室早的微机辅助诊断(摘要)[J];心电学杂志;1990年03期 |
10 |
刘宏;王友武;朱志中;;室早致倒置U波转直立一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1993年02期 |
11 |
赵丛伟,汤鸿文,董佩英,任姝梅,丛雪光;天门冬钾镁治疗室早的临床疗效观察[J];综合临床医学;1994年02期 |
12 |
杜小琴;低血钾诱发坐位室早1例[J];菏泽医专学报;1994年01期 |
13 |
李兴杰,徐云春,卢元平,曹淑芹,王群萍,赵娓,陆红,朱玉英;间位性室早后的心电图变化[J];心电学杂志;1994年01期 |
14 |
韩明华,张瑞云;行为及社会心理对功能性良性室早的影响[J];云南医药;1994年03期 |
15 |
唐元升,陈莉,马美鸾;室早Q对心绞预后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1995年01期 |
16 |
吴金义,陈大勇,赵晓伟;功能性室早与器质性室早的鉴别[J];中国社区医师;1995年06期 |
17 |
毕秀英,于江,刘加森;地奥心血康治疗难治性室早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1997年12期 |
18 |
马秋夜;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室早传导改善1例[J];中国实用心电杂志;1998年01期 |
19 |
赵霞;长短周期现象在房颤伴差传与伴室早鉴别时的可能副效应[J];河北医学;2000年12期 |
20 |
赵霞;长短周期现象在房颤伴差传与伴室早鉴别时的可能副效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3期 |
|
|
|
|
|
1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海澄;烦人的“室早”[N];健康报;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