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良平,艾国平,粟永萍;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0年S1期 |
2 |
陈向荣,陆京伯,石汉平;树突状细胞与特异性细胞免疫[J];免疫学杂志;2001年03期 |
3 |
范萍,武正炎,王水,查小明,甄林林;人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表面标记的初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4 |
陈敏;树突状细胞疫苗[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2年03期 |
5 |
张吉才,缪继武,杨宁;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1996年04期 |
6 |
邱立华;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近况[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9年02期 |
7 |
王晓,钱振超,裴雪涛;树突状细胞联合自杀基因tk及其效应的研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9年03期 |
8 |
刘欣,张学军,孙自敏,朱薇波;树突状细胞与抗肿瘤免疫[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年06期 |
9 |
董薇,蔡美英;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免疫反应结果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年02期 |
10 |
刘书逊;经钙离子处理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快速表现活出化树突状细胞的特征[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8年01期 |
11 |
倪兵,李艳秋;基于DC的肿瘤疫苗[J];免疫学杂志;2001年S1期 |
12 |
郭建巍;Th细胞的活化与树突状细胞[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1期 |
13 |
余陈佳,于益芝;树突状细胞体内迁移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1期 |
14 |
张临友,张学峰;树突状细胞和免疫耐受[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5期 |
15 |
罗金萍,陈喜圭,覃金红,沈定文;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提呈日本血吸虫抗原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9期 |
16 |
杨林松,侯亚义;树突状细胞和胸腺阴性选择[J];免疫学杂志;2004年S1期 |
17 |
李明,邢飞跃;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8 |
张临友,苏宇;免疫抑制剂与树突状细胞[J];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4年03期 |
19 |
祝恒成,陈江华,何强,姜睿;大鼠OX-62~+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及生物学特性[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
20 |
熊菲;影响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