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纪林,陶筱娟,陈立红,沈福娣,方鲁,胡长绶,王璞,周明;重复肾活检对IgA肾病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5期 |
2 |
陈况,王良静,钱可大,陈淑洁,吴加国,王建国,姒健敏;IgA肾病合并克罗恩病一例[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6期 |
3 |
揭乐琴;陈洪宇;;IgA肾病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年07期 |
4 |
张杰,何俊,李正良,申兵冰,刘先蓉,沙朝晖,钟慧,夏妮娅,黄颂敏;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7期 |
5 |
周德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IgA肾病36例[J];四川中医;2008年12期 |
6 |
汪年松,吴兆龙,张月娥,廖履坦;乙型肝炎病毒DNA与IgA肾病发病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年01期 |
7 |
杜军;IgA肾病的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1997年06期 |
8 |
金琳;58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9 |
郑智勇!350025福建省福州市,刘秉翰,余英豪!350025福建省福州市,孙慧敏!350025福建省福州市,吴文钰,谢福安!350025福建省福州市;IgA肾病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淤积的临床病理意义[J];中国微循环;2000年01期 |
10 |
王景福,邹建洲,丁小强,滕杰,宦金星,钟一红;IgA肾病86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04期 |
11 |
李青华,胡作祥,王时敏,郑智勇;IgA肾病79例临床参数与病理分型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05年02期 |
12 |
吴晓童,陈素英;24例IgA肾病临床和病理分析[J];交通医学;1999年03期 |
13 |
关静,彭国辉,樊均明;黏膜感染——IgA肾病的危险因素[J];黑龙江医学;2003年06期 |
14 |
韩培英,郭登洲,黄春霞;IgA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2003年10期 |
15 |
谢院生,陈香美;扁桃体与IgA肾病的发病和治疗[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年04期 |
16 |
黄莉,廖蕴华,孙安远;HLA-DR4基因与广西地区汉族IgA肾病关联性的研究[J];临床荟萃;2005年05期 |
17 |
王皞,翟增云,陶延芳,程梅,管益君;IgA肾病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J];临床荟萃;1996年04期 |
18 |
武尚文,李伟;青年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的病理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9 |
林春,林冲云;肝素钙治疗IgA肾病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20 |
张岩,董娜,张文红,陈美琳;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与IgA肾病[J];黑龙江医学;2003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