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马兰[Kalimeris indica(Linn.)Sch.-Bip.]为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嫩梢及地下茎可食,全草可药用。性凉,味辛,归肺、肝、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能,主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创伤出血,黄疸,水肿,淋浊,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痔疮,痈肿,丹毒,小儿疳积[1]。主要营养生长期为3~5月和9~10月,生殖生长期为6~9月。耐寒性较强,地下茎能在-10℃安全越冬。马兰在5~10℃开始萌动,低于15℃生长缓慢,15~22℃
|
|
|
|
1 |
刘跃钧;;野生马兰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综述[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
2 |
赵福德;;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
3 |
李键;;猪苓的人工栽培技术及意义[A];2013首届全国猪苓会议论文集[C];2013年 |
4 |
刘宏义;张勇;聂金婵;;阿拉善荒漠地区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
5 |
柳新红;刘跃钧;;马兰人工栽培技术研究[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
6 |
李玉涛;;浅析刺玫瑰的开发前景与人工栽培技术[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
7 |
李婷;李敏;贾君君;吴发明;何霖;于素玲;;全国半夏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
8 |
金若忠;范俊岗;栾庆书;云丽丽;;猪苓人工栽培技术初步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5 森林病害及其防治论文集[C];2009年 |
9 |
李小宇;祝长杰;王芹;李森;薛强;;我国蛹虫草(Cordceps militaris)研究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
10 |
;马兰风采[A];改革开放三十年人物成就大典[C];2008年 |
11 |
;天津锐马兰盾科技有限公司[A];第4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12 |
安丰云;;榆蘑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
13 |
斯金平;诸燕;朱玉球;;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进展[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4 |
张俊;颜新培;李飞鸣;张仟;;人工蚕虫草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A];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