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利用 ISSR 技术对又孢苏铁(Cycas segmentifida)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对影响 PCR 反应的 DNA 模板浓度、dNTP 浓度、Taq 酶含量、引物浓度、Mg2+浓度和退火温度等进行了条件优化.叉孢苏铁的 ISSR 最佳反应扩增体系为:20 μl 反应体积 2 μ 110×PCRbuffer,模板 DNA20g,1UTaq 酶,1.5~2.75mmol/LMgCl2,0.1mmol/L 4×dNTP,0.22 μ mol/L 引物,2%甲酰胺.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0~52℃.从103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用于所有样品的扩增,共扩增出12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6条, 占总条带数的70.49%.POPGENE 分析结果表明,种级水平上,叉孢苏铁具有中等稍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各居群间有着很高的遗传分化度.
|
|
|
|
1 |
张波;孟学平;陈建安;;西施舌ISSR-PCR扩增条件优化[J];海洋湖沼通报;2008年01期 |
2 |
孙雪,张学成,茅云翔,刘金姐,隋正红,秦松,费修绠;几种江蓠属海藻的ISSR标记分析[J];高技术通讯;2003年09期 |
3 |
宾晓芸,唐绍清,周俊亚,宋洪涛,黎尊谊;金花茶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1期 |
4 |
谢国文;张金杏;郑燕玲;彭晓瑜;;珍稀濒危植物永瓣藤DNA提取与ISSR条件优化[J];广西植物;2007年06期 |
5 |
张立荣,徐大庆,刘大群;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6 |
谢佳燕,张知彬;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兽类学报;2004年01期 |
7 |
潘文,周涵韬,陈攀,林鹏;不同地区桐花树种群的分子遗传变异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8 |
邓传良,周坚;长筒石蒜花被片DNA的提取及ISSR体系的建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9 |
陈珂;陈国娟;;ISSR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16期 |
10 |
栾珊珊;范眸天;龚洵;;栌菊木遗传多样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11 |
刘红艳;杨东;张繁荣;余来宁;;鱇浪白鱼ISSR-PCR最佳退火温度的筛选[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12 |
郭大龙;罗正荣;;一种利用ISSR开发SSR引物的方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年02期 |
13 |
王玲;和兆荣;;基于ISSR的披针莲座蕨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
14 |
吴隆坤,李岩;凉水、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松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5 |
晋玲;李鸣;张勇;白蕾;安黎哲;陈拓;;沙拐枣属(Calligonum L.)7种植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鉴定[J];中国沙漠;2007年03期 |
16 |
杨宝山;曹兰娟;李俊;李义仁;王卓;秦利;;不同地域银杏大蚕蛾的遗传多样性[J];昆虫知识;2008年03期 |
17 |
罗海燕;陈业渊;;I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
18 |
何俊;杨柏云;陈少风;高连明;王红;;多叶重楼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7年04期 |
19 |
周延清,景建洲,李振勇,浩健,贾敬芬;怀地黄ISSR扩增条件优化的研究(英文)[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1期 |
20 |
赵杨;陈晓阳;王秀荣;孙文生;;9种胡枝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吉林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