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喜树幼枝的发育过程与喜树碱积累的关系

刘文哲  
【摘要】:正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为珙桐科(Nyssaceae)落叶乔木,我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喜树各器官中均含有抗癌活性物质——喜树碱(camptothecin,CPT)。虽然喜树各器官中均含有喜树碱,但各器官的含量差异悬殊,以幼叶中的喜树碱含量最高,果和幼茎次之。然而随着茎叶的发育成熟,喜树碱的含量迅速降低,如枝端的第9片叶喜树碱的含量只有第一片叶的1/5。可以推断,在喜树的幼嫩器官中某些组织能高效地积累喜树碱,而随着器官的发育成熟,这些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文哲,王自芬;喜树幼枝的喜树碱积累及其组织内定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张红,童明容;喜树碱结构与活性的关系[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4年03期
3 张冬艳,赵心清,于放,白凤武,安利佳;喜树愈伤组织诱导及喜树碱的产生[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刘文哲,张爱新,Reinscheid U M;喜树内生菌与喜树碱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7期
5 张玉红,王洋,阎秀峰;喜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过程中喜树碱含量的变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年06期
6 王洋,戴绍军,阎秀峰;光强对喜树幼苗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7 冯建灿,张玉洁,张秋娟,李淑玲,胡湛;干旱胁迫与抗蒸腾剂对喜树几项生理指标及喜树碱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张显强,唐金刚,乙引;中国喜树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祖元刚,唐中华,于景华,赵春建;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受喜树生长发育调控的不同特点(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4期
10 王洋,于涛,张玉红,祖元刚;碱法提取喜树碱工艺的研究[J];木本植物研究;2000年04期
11 吕立堂,朱冬雪,赵德刚;喜树茎尖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中草药;2004年06期
12 王慧梅,王文杰,董凤丽,祖元刚;影响喜树组织培养苗离体生根的因素[J];植物学通报;2004年06期
13 戴绍军,王洋,阎秀峰,马梅芳;滤光膜对喜树幼苗叶片生长和喜树碱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年05期
14 王跃华,马丹炜,汪苏,廖顺宇;喜树染色体制作与核型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5 席梦利,包少康,戴大临;喜树叶表皮结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16 张秋娟,李淑玲,冯建灿,王新建,郑蕾;pH值胁迫对喜树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7 于岚岚;杨冉;白希希;陈晓英;李建军;屈凌波;;喜树碱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J];发光学报;2011年11期
18 陈贤兴,陈析丰,南旭阳,何献武;喜树果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河南科学;2003年04期
19 于景华,刘士刚,祖元刚;外源喜树碱对植物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J];植物研究;2005年03期
20 高桂珍,周吉源,秦凡;不同化学因子对喜树细胞悬浮培养生长效应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哲;;喜树幼枝的发育过程与喜树碱积累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文哲;;喜树中喜树碱的细胞化学定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王翠翠;刘文哲;;喜树的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4 陈颖;曹福亮;朱振贤;;铝胁迫对喜树幼苗光合作用、保护酶活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陈贤兴;陈析丰;南旭阳;何献武;;喜树果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康冀川;苏昊;何劲;靳瑞;雷帮星;文庭池;;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夏启中;张献龙;张明菊;;棉花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其不同条件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第六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A];第六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杨业鹏;朱应葆;陈冠英;周梅;沈嵚剑;沈磊;;辐射诱发细胞凋亡四种定量检测方法的比较[A];第七届全军防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凤霞;郭万里;朱冬梅;李红章;;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工厂化生产日本石楠和美国红栌[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志华;紫杉醇前体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和抗癌萜类吲哚生物碱的代谢工程[D];复旦大学;2004年
2 皮妍;喜树中植物防御相关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对喜树碱含量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3 宋春霞;斑马鱼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及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中华;喜树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代谢生物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于放;喜树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培养动力学[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田宇红;喜树、丹参组织细胞培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何梦玲;喜树细胞培养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丽杰;喜树当年生幼苗抗旱能力转变关键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徐申林;喜树花序内的性状差异和性别分配[D];西北大学;2012年
7 谭绮芳;抗癌药用植物喜树内生真菌NXZ-05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常贺;喜树SLS候选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预测[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喻东;生物碱对胃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及光谱性质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姜骅;生物碱对胰蛋白酶作用的光谱变化[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黔云;全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顺利[N];贵州日报;2004年
2 陈兆强 崔相印;珍稀乡土树种香楸[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3 梁振君 秦举成;万年不老松——龙血树[N];海南日报;2004年
4 土艳丽;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典型植被——拉萨小檗[N];西藏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