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运用TWINSPAN和CA分类排序的基础上,研究了青藏高原木格滩高寒沙地人工重建植被的一些主要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由治理沙地东南边缘向沙地内部西北方向延伸的过程中群落盖度、赖草盖度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目占群落总物种数目的比值逐渐降低,可以表明植被恢复程度的降低;植物群落的恢复程度同它在治理区中所处的空间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这很可能是由于不同位置上近地面风沙活动的强度不同造成的;一些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与植被恢复的变化趋势很不一致,在恢复初期和后期物种多样性较低,在恢复中期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另外,放牧未必会引起植被的退化,如果适当利用的话,有可能促进植被的恢复;丘间地具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可能是流动沙丘植被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物种扩散源。本文还建议,在流沙治理中应该集中进行大面积的治理,而避免分散治理。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