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阎飞,韩丽梅,杨振明;论大豆连作障碍中有关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的若干问题[J];大豆科学;2000年03期 |
2 |
董朝霞,沈益新;植物化感作用在饲草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
3 |
何华勤,林文雄,董章杭,郭玉春,沈荔花,梁义元,陈芳育,梁康迳;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
4 |
邵华,彭少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03期 |
5 |
朱晓红,王朋,梁文举,姜勇,臧树良;苜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3期 |
6 |
何军,王三根,丁伟;青蒿浸提物对小麦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7 |
徐正浩,何勇,诸常青,俞谷松;化感作用水稻对无芒稗及相关田间杂草的抑制作用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8 |
杨期和;叶万辉;廖富林;尹小娟;;植物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5年12期 |
9 |
刘迎;王金信;李浙江;董晓雯;隋标峰;;植物化感作用在农田杂草防除中的应用[J];杂草科学;2005年04期 |
10 |
江贵波;曾任森;;化感物质及其收集方法综述[J];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11 |
杨斌;董俊德;吴军;张偲;王友绍;王汉奎;龙丽娟;;浮游植物的化感作用[J];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
12 |
罗侠;;化感作用的机制及化感物质的开发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3 |
王宏生;;利用化感物质防除杂草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杂草科学;2007年04期 |
14 |
孙墨珑;宋湛谦;方桂珍;;核桃楸外果皮提取物的化感作用及成分分析(英文)[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年03期 |
15 |
乐美旺;肖运萍;饶月亮;颜小文;周红英;;芝麻化感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08年04期 |
16 |
彭婧;薛书浩;;大蒜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J];吉林农业;2010年10期 |
17 |
聂林红;戴全厚;杜文军;;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1年01期 |
18 |
刘彬彬,胥耀平,高锦明,刘亚敏;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化感作用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9 |
王倩;孙会军;孙令强;;化感物质及作用机理[J];中国蔬菜;2005年S1期 |
20 |
卫新菊;;小麦化感作用及其应用[J];小麦研究;200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