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桂琛孟延山卢学峰马世震彭敏周国英  
【摘要】:正 青藏铁路格唐段北起格尔木市,南至唐古拉山垭口,然后进入我国西藏境内,全长591.58 km。线路跨越长江源多年冻土区的高寒植被生态系统和昆仑山北麓柴达木盆地南缘的荒漠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原始的自然景观,青藏铁路沿线植被及生态环境保护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在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沿线所做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调查工作,重点分析了铁路沿线植被特征,并针对铁路工程建设对沿线地表植被的影响,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咏远;;青藏铁路开通促发生态环保[J];现代职业安全;2006年08期
2 董凯;吴俊英;孙淑霞;;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8年06期
3 单学伦;青藏铁路职业病防治初步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2年06期
4 顾福民;;青藏铁路与氧气——青藏高原变压吸附与膜分离制氧报载与文献综述[J];气体分离;2006年04期
5 ;青海省环保局表彰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先进集体[J];青海环境;2002年03期
6 李小和,杨永平,魏庆朝;青藏铁路路基病害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9期
7 黎云莺;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的影响[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李耀增;;青藏铁路的环境监理[J];环境保护;2006年13期
9 州玛;章轲;;通往“世界屋脊”的生态保护之路[J];环境保护;2006年13期
10 刘顺良;;挥之不去的青藏情结[J];绿色视野;2009年07期
11 陈晓丹;青藏铁路格拉段环境影响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12 ;青藏铁路2002年计划投资50亿元[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年02期
13 赖文宏;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景观影响评价[J];冰川冻土;2003年S1期
14 陈泽昊;阮志刚;马龙;;青藏铁路格拉段站车固体废物特征及产量预测[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6年01期
15 ;时事政策动向[J];环境经济;2006年08期
16 陈爱和;;“天路之旅”多多不善[J];绿色视野;2006年10期
17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职工健康保障[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2年02期
18 程昊;青藏铁路荒漠地区植被类型及自然恢复初探[J];西藏科技;2003年09期
19 ;青藏铁路西藏段有五大矿产带[J];中国矿业;2004年01期
20 ;青藏铁路西藏段有五大矿产带被发现[J];中国矿业;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桂琛;孟延山;卢学峰;马世震;彭敏;周国英;;青藏铁路格唐段植被特征及其保护对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王红兵;牛晓军;;青藏铁路开通后首例旅途精神障碍自杀一案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梁波;陈兴冲;;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技术难点及力学问题[A];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小军;蒋富强;;青藏铁路清水河多年冻土试验段路基典型裂缝的解剖与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明霞;;GSM-R在青藏铁路中的应用及发展对策[A];GSM-R移动通信及无线电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程国栋;;“冷却路基”方法在青藏铁路上的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单学伦;;青藏铁路职业病防治初步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前言[A];青藏铁路运营管理及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爱梅;;《天路之侣》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10 陈桂琛;周国英;孙菁;陈志国;卢学峰;韩有吉;;垂穗披碱草在青藏铁路取弃土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平;青藏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满秀玲;小兴安岭北部沼泽湿地植被特征与营养元素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潘卫东;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热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2年
4 原思成;青藏铁路冻土区典型地段路基变形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马辉;片碎石护坡结构维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作用机理和适应性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沈烈英;上海城市森林的植被特征与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付龙海;青藏铁路输变电系统防雷及接地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闫瑞瑞;不同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与土壤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9 段东明;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区冻土湿地路基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裴世芳;放牧和围封对阿拉善荒漠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强;青藏铁路基于无线通信的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杜蕾;青藏铁路冻土环境效应及工程防护措施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王辛岩;青藏铁路对西藏公路运输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王珣;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十四标线下工程施工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黄建宁;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曾浩;基于单端电气量的青藏铁路供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案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魏建方;基于青藏铁路建设影响高寒植被再造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王勇;青藏客车电气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卢向荣;青藏铁路运营维修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王春雷;青藏铁路那曲河地区冻土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及路基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 崔茂新;难以释怀的青藏筑路情结[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2 蔡永飞;“世界屋脊”的飞翔[N];中国特产报;2006年
3 见习记者 黄毛旺;“天路”开通 湘商何为[N];湖南经济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乔睿;天路越昆仑[N];青海日报;2006年
5 关小群 郑骏;现代文明的礼赞[N];人民日报;2006年
6 林志刚;管好用好青藏铁路 服务西藏各族群众[N];人民铁道;2007年
7 王晓;拳拳丹心意 悠悠天路情[N];人民铁道;2007年
8 本报记者 向继贵 通讯员 尹长君 尹继平;在破解特殊地质难题中展示作为[N];中华建筑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良苏;深深的青藏铁路情结[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10 记者 伏开佑;青藏铁路今年完成线下主体工程[N];西藏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