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科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摘要】:正自从Drude(1898)建立伞形科的分类系统以来,沿用了100年,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但是该系统是否能真正反映系统进化关系,也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不断在补充修订,甚至重建新系统。近年来伞形科开展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并获得新的结论,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调整,几乎彻底改变了 Drude(1898)分类系统。 Soltis,Kuzoff(1993)、Plunkett 等(1994,1996)、S.R.Downie及Katz Downie等(1996,1998,1999,2000a,2000b)、Kondo等(1996)、Valisjo-Roman等(1998)利用叶绿体基因(rbcL、matK、rpl16)、内含子(rpoC1、rps16)、核核糖体DNA(ITS)序列、叶绿体DNA限制性位点变异等,开展了一系列伞形科尤其是芹亚科的分子系统学
|
|
|
|
1 |
高小峰;谷依露;朱思睿;葛继稳;;邵新煤矿开采对当地植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6期 |
2 |
王雪松;许铁军;魏力;;岭峰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区系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