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摘要】:针对"制冷装置设计"课程的特点,我校通过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加强校外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进行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为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学生知识,磨砺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
|
|
|
1 |
刘宪英;刘佳杰;张吉祥;孙纯武;;低位热能氟喷制冷装置的测试及初步分析[J];制冷;1988年01期 |
2 |
丁国良;德国制冷装置CFC_s替代方案与TEWI[J];制冷学报;1997年04期 |
3 |
王振辉,崔海亭,于新奇;制冷装置中冷凝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4 |
刘宪英,闫兴旺,孙纯武,黄忠,周玉礼;SF-81 HFC134a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1997年01期 |
5 |
张春路,丁国良;节流毛细管设计的类比法[J];应用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
6 |
梁栋;张海英;;NiCrO_xN_y纳米涂层表面结霜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年02期 |
7 |
张丽萍,程宏;谈制冷装置改造的合理性[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1998年01期 |
8 |
张建一;制冷装置冷却水系统的节能运行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9 |
乔红宇;施祝斌;;NTSC-A型制冷模拟器控件开发及功能实现[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0 |
范长征;;对氨吸收制冷装置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江苏化工.市场七日讯;1983年01期 |
11 |
李祖鑫;;新一代的制冷装置——不耗电能也几乎没有转动另件[J];制冷;1984年04期 |
12 |
С.З.扎丹;А.Б.勃连鲍姆;沈瑞琛;;小冷量离心式制冷装置[J];国外舰船技术(特辅机电设备);1984年12期 |
13 |
连添达;;制冷装置电液比例执行阀件系统的试验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
14 |
秦太超;夏民立;;国产螺杆制冷机现状及其制冷方案的优化意见[J];制冷学报;1990年04期 |
15 |
葛茂泉,周红;制冷装置节能除霜型电脑控制器的研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3年Z1期 |
16 |
伏龙,丁国良;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仿真的基本理论和热点问题[J];低温与超导;2002年04期 |
17 |
汪妙强;;渔船制冷装置(续完)[J];渔业现代化;1977年01期 |
18 |
赵廷林;曹冬辉;陈夫进;舒伟;赵明勤;;生物质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03期 |
19 |
;上海恒温控制器厂产品介绍(一)[J];制冷技术;1982年04期 |
20 |
林培森;李颂哲;;中国制冷学会召开《制冷、低温、传热、传质》学术会议[J];制冷技术;198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