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颗粒物的健康危害与研究对策
【摘要】:分别从流行病学、毒理学及污染控制三方面综述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平、致病机理及改善策略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流行病学研究颗粒物污染的短(长)期暴露与人体急(慢)性健康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物浓度与健康反应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毒理学研究表明:粒径大小与化学组分是颗粒物毒性的主要因素;颗粒物进入人体后能够产生活性氧,然后通过氧化应激作用对人体细胞造成损伤与基因破坏,导致疾病与癌症。降低颗粒污染物浓度能够显著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甚至延长生命,但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利益,经济有效的颗粒物污染控制策略成为研究热点。
|
|
|
|
1 |
谢昱姝;;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6年04期 |
2 |
尹飞;张景威;;室内装修中空气污染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J];住宅科技;2011年07期 |
3 |
王佳佳;赵安乐;郭玉明;潘小川;;大气污染对低出生体重和早产影响的Meta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09期 |
4 |
钱孝琳,阚海东,宋伟民,陈秉衡;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Meta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4期 |
5 |
魏复盛,胡伟,滕恩江,吴国平,JimZhang,RobertS.Chapman;空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患病率的相关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
6 |
徐荣佳;空气颗粒物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和预防[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7 |
石海信;;钦州市区大气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8 |
周剑;白志鹏;张杰峰;游燕;牛璨;;空气颗粒物人体暴露来源解析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12期 |
9 |
;环境卫生[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08期 |
10 |
刘勇;芦茜;黄志军;袁洪;;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
11 |
尉士民,王乃宁,竺晓程,吴伟亮;烟囱颗粒污染物连续监测技术[J];环境工程;1998年06期 |
12 |
;环境医学[J];环境科学文摘;2001年02期 |
13 |
尹力军;;我国城市扬尘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4 |
王菊凝,张月;北京市三类住宅室内CO、颗粒物污染及其元素分析[J];环境科学;1990年01期 |
15 |
周玉芬;城市建设施工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6 |
梅建鸣;;铜陵市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PM_(10)的原因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7 |
吴波;;大气中颗粒物污染源解析及污染预警[J];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06期 |
18 |
孙丽萍,王勇,张爱超,王继兰;临沂市城区空气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J];山东环境;2000年02期 |
19 |
王敏;十大空气污染控制技术[J];环境导报;2003年20期 |
20 |
袁英贤,马威;平顶山市空气污染预报研究[J];河南科学;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