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制冷环保新技术实践基地建设

刘忠宝  张红光  马国远  王庆华  
【摘要】:为了适应当今世界环境与能源密切结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北京市经济建设与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大方向,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制冷与环境科学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提出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制冷环保新技术实践基地建设。对制冷专业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制冷环保实战新技术实践基地的组成、功能、效果进行了论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娄保东;;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强化大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7年03期
2 张雅艳;;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职业能力培养[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管守锐,姜在兴;加强实践环节重视能力培养——岩相古地理课程改革的初步尝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4 王晓蕾;崔云飞;;浅谈色彩归纳写生教学中的课题训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06期
5 杨莲芬;改革测量课堂实习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2期
6 朱凤荣;;工程类专业产学合作教育中的毕业设计[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张作状;陈媛媛;;《液压与气压传动》情境教学设计[J];硅谷;2009年15期
8 曲力戈;杨春青;;浅谈制图课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06年03期
9 陈瑛;;浅析本科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J];南平师专学报;2007年02期
10 徐达奇;张学东;;基于产品创新视野的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1 黄喜来;穆存远;付朝军;;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结构[J];中国建设教育;2008年06期
12 赵奇平 ,王成刚;工程图学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1年05期
13 孙晔青;试论工程力学课程在工科院校的作用[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4 何耀民;;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1期
15 曾荣昌;;“腐蚀与防护”课程建设及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6 许丽;;关于制图课程能力培养的探讨[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7 卢济深;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应用的研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2年04期
18 汪海滨;龙俊波;邓安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6期
19 张晓霞;陈昌平;于林平;;以实践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J];文教资料;2007年23期
20 倪鑫;肖卓;;浅谈包装设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J];美术大观;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忠宝;张红光;马国远;王庆华;;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制冷环保新技术实践基地建设[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杜振华;唐永勇;陈国民;;论《工程制图》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忠宝;张红光;马国远;王庆华;;制冷专业创新设计与创新实践课程[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乐山;张煜;;现代设计的人文基础[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忠宝;马国远;姜明健;;北京工业大学制冷专业研究生课外创新实践[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6 许政;王庆;;深化教学改革,创建《工程力学》精品课程[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李敏;叶彪;蒋小强;;观摩教学法用于制冷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颖;邬志敏;张华;;“制冷压缩机”课程建设与改革[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