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邱利民甘智华何永林陈国邦  
【摘要】:与传统的回热式低温制冷机,如G-M和斯特林制冷机相比,脉管制冷机没有低温下的运动部件, 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机械振动和电磁噪声干扰小等突出优点,可望在空间技术、超导、通讯、军事等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回顾了最近几年来脉管制冷机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1)采用氦-3为工质获得 1.3 K低温的二级分离型脉管制冷机;2)获得液氦温度的多级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3)获得13K低温的二级分离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4)面向超导应用的大制冷量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5)热声驱动的脉管制冷机等。此外,简要介绍美国低温工程会议CEC'2005上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情况。本文着重介绍了浙江大学在脉管制冷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1)面向15—40 K 温区超导应用等需要,研制了大功率单级脉管制冷机,最低制冷温度达11.1K,这是单级脉管制冷机的最低制冷温度新纪录。该制冷机在20K和40K可分别提供大于19 W和60W的制冷量。2)面向低温超导磁体冷却需要,研制了新型液氦温区分离型二级脉管制冷机。以6kW的输入功率,可以同时分别在4.2K和 37.5K提供508mW和15W的制冷量。3)采用新型复合回热器材料GAP(GdAlO3)和GOS(Gd2O2S)提高了脉管制冷在液氦温区的制冷量和制冷效率达20%。研究表明,仅使用1.3kW的输入功率就可以在4.2K获得100mW的制冷量,最低制冷温度达2.19K,可基本满足小型超导磁体冷却的需要。4)为了进一步满足部分敏感测量如SQUID冷却的需要,首次提出采用磁性蓄冷材料降低脉管制冷机在液氦温区温度波动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脉管制冷机的温度波动较传统方法可降低2-3个数量级,大大拓展了回热式低温制冷机的应用范围。5)浙江大学研制的液氦温区脉管制冷机部分核心技术已经于2004年4月转让给日本岩谷工业气体株式会社,这是日本低温产业第一次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购买核心技术。依托该技术生产的新型液氦温区脉管制冷机已于2005年4月问世。本文最后指出了脉管制冷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照龙;刘益才;陈丽新;颜鹏;谢海波;;热声热机实验研究进展[J];真空与低温;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珂;甘智华;程章展;孔博;李祥仪;邱利民;陈国邦;;平面旋转阀配气的二级脉管制冷机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何永林;邱利民;甘智华;卢杰;;液氦温区分离型二级脉管制冷机的实验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代黎;甘智华;邱利民;张小斌;张学军;;30Hz液氦温区级回热器设计[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邱利民;甘智华;何永林;陈国邦;;深低温脉管制冷机的最新研究进展(摘要)[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邱利民;陈国邦;M.Tanaka;;有阀型小孔脉管制冷机的深入研究[A];第四届全国低温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张小斌;项世军;马潇辉;;利用振动能的脉管制冷机系统[A];第十届海峡两岸冷冻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传林;邬志敏;;基于相位理论的脉管制冷机性能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程章展;甘智华;刘华钊;蒋珍华;梁楠;邱利民;陈国邦;;单级脉管制冷时序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邱利民;蒋彦龙;甘智华;陈国邦;;脉管制冷技术的研究及应用[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孙大明;Dietrich Marc;Thummes Guenter;;大功率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文庆;液氦温区分离型脉管制冷机的性能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卓裴;液氦温区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回热损失机理与多级脉管级联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颜鹏达;斯特林型两级脉管制冷机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汤珂;热声驱动脉管制冷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蒋彦龙;高性能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王坤;应用“L”型脉管和紫铜泡沫金属的四阀型脉管制冷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包锐;驻波型热声发动机性能强化及其驱动脉管制冷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何永林;高效率G-M型脉管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金滔;热声驱动器及其驱动的脉管制冷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胡剑英;液氮至液氢温区的热声驱动低温制冷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预冷型液氦温区高频脉管制冷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超;G-M型脉管制冷机主动式配气系统与富余冷量利用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范炳燕;低温惯性管调相的35K两级高频脉管制冷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郭雷;行驻波混合型热声发动机及脉管制冷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巢伟;大功率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吴英哲;120Hz单级脉管制冷机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高威利;线性压缩机及其驱动两级脉管制冷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俞益波;基于非热平衡的单级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CFD模拟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成渝;液氦温区两级脉冲管制冷机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汪明明;液氦温区低温吸附抽气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