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双级压缩变频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田长青  石文星  李先庭  彦启森  
【摘要】:将双级压缩和变频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双级压缩变频空气源热泵系统,并提出双级压缩制热工况下效率优先和制热量优先双控制模式。建立了双级压缩变频空气源热泵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给出系统最佳中间压力和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转换点的模拟结果,并对双级压缩制热情况下系统制热量、制热性能系数和排气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冷凝温度50℃和室外环境温度-20℃情况下,系统制热性能系数高于2.0,高压级压缩机排气温度低于120℃,制热量可以满足用户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柳飞;李绍斌;夏光辉;;双级压缩热泵热水器的试验研究[J];日用电器;2011年07期
2 熊翰林;李素萍;范波;;基于神经网络太阳能热泵系统模型简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7期
3 周燕青;吴波;;热泵供热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思路[J];煤气与热力;2011年03期
4 刘寅;崔四齐;周光辉;;气液双热源耦合换热器性能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1年06期
5 郭春梅;张志刚;吕建;郭式伟;;相变材料在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11年02期
6 玄丽;徐勤华;;污水源热泵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7 龚毅;梁志礼;侯峰;王哲;宋英峰;;CO_2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系统的试验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吴荣华;岳利茜;;原生污水源热泵对污水生化处理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沈卓;朱治江;余阳;;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的研究现状及性能提高方案[J];家电科技;2011年07期
10 钱剑峰;郭运;李江丹;;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连续取热的参数条件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1 邢鼎鼎;徐永军;;某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及优化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12 叶国栋;;室内恒温泳池综合节能方案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1年03期
13 李晨;郑祖义;陈焕新;金听祥;;太阳能复合能源空调热水系统中热泵系统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1年04期
14 张超;赵晓丹;周光辉;;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J];流体机械;2011年08期
15 穆剑;;热泵技术在油田原油加热中的应用[J];节能与环保;2011年08期
16 李鹏辉;刘泽华;杨晓敏;金雷;;空气源热泵系统在酒店的应用与发展[J];节能;2011年06期
17 曾宪阳;王洪利;马一太;;CO_2跨临界循环和氟利昂制冷剂循环性能分析[J];流体机械;2011年06期
18 ;资讯[J];供热制冷;2011年09期
19 韩惠芝;;三江森林温泉酒店EKSC水(地)源热泵应用[J];建设科技;2011年16期
20 刘雄;姜乔乔;郭浩波;;CO_2双级压缩制冷热泵循环性能研究[J];流体机械;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长青;石文星;李先庭;彦启森;;双级压缩变频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性能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谢淑萍;金苏敏;;活塞式压缩机双级压缩模型研究[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许树学;马国远;彭珑;;涡旋压缩机过冷储液器热泵系统工作特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有镗;朱林;;工业热泵应用经济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张光玉;;一种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系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6 欧阳坤泽;邹道忠;;利用冷却塔取热的气源热泵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运行实践[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7 薛振明;张春路;曹霞;邱鹏昌;丁国良;陈芝久;;热泵空调换向过程仿真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赵秉文;刘浩;;杭州凤起宾馆热泵系统节能改造研究[A];2005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集迎;;沼气机热泵系统的节能分析[A];2007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资料集[C];2007年
10 吕金扬;陈显余;;深井蓄热型地下水热泵系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4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涛;两级压缩高温热泵干燥木材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许树学;带喷射器的经济补气热泵系统循环机理与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徐光辉;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示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裴刚;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及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综合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李郁武;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装置的优化分析与变容量运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蒋爱国;户用多功能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张承虎;提取冷水凝固潜热的换热理论与装置[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郝红;除湿转轮与冷热联产热泵耦合式空调系统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魏璠;开式循环吸收式热泵理论及部件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10 曲云霞;地源热泵系统模型与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宝联;双级压缩复叠式热泵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王厚才;机械压缩式热泵系统设计计算与应用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3 周晓东;多能互补的热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4 金旭;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景传刚;滴淋降膜式热泵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6 霍猛;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实验及研究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芳;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验与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郭继平;利用电厂余热的水环热泵系统设计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马麟;低温热泵用涡旋压缩机性能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10 赵会霞;涡旋压缩机闪发器热泵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息;新型污水源热泵系统通过鉴定[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陈延;污水源热泵系统通过鉴定[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过国忠;最大热电余热回收热泵系统研制成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4 沙月;哈尔滨推出高效污水源热泵系统[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记者 段金平;北京:政策鼓励发展热泵系统[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6 唐茜;水环热泵系统降低“水滴”运营成本[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吕佳琪;末端节能:热泵节能新法[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8 徐伟张时聪;地源热泵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顾耀武;世界最大热电余热回收热泵系统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9年
10 安也致;末端技术推动地源热泵行业深度节能[N];中国建设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