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蒸发式冷凝器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朱冬生  沈家龙  蒋翔  钱颂文  欧阳惕  
【摘要】: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节水、节能、结构紧凑等优点而在工业制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理论上简要分析了蒸发式冷凝器强化传热的方法,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和可视化测试实验平台。在换热盘管底部和进风格栅之间加入填料的蒸发式冷凝器,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总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分别提高了7%-17%和35%-63%,主要是由于循环冷却水温度降低,大大提高了管外空气对流传热系数30%-66%。可视化实验研究表明,扭曲管束管间水膜的分布较光滑圆管束好,有利于提高蒸发式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翔;朱冬生;吴治将;李元希;汪南;;立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的CFD模拟[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2 朱冬生;沈家龙;唐广栋;蒋翔;欧阳惕;;水分布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3 朱冬生;沈家龙;蒋翔;唐广栋;欧阳惕;;蒸发式冷凝器性能研究及强化[J];制冷学报;2006年03期
4 牛润萍;陈其针;;蒸发式冷凝器热质传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9年05期
5 张金翼;浅谈CXV型蒸发式冷凝器[J];制冷与空调;1999年03期
6 于汭;蒸发式冷凝器风机烧毁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J];冷藏技术;1995年03期
7 晏刚,马贞俊,周晋,吴亚卫,白晓丹;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与应用[J];制冷与空调;2003年03期
8 蒋翔,朱冬生;蒸发式冷凝器发展和应用[J];制冷;2002年04期
9 邱嘉昌,刘龙昌;蒸发式冷凝器的应用与管系设计研究[J];制冷技术;2003年02期
10 刘洪胜,孟建军,陈江平,陈芝久;家用中央空调机组用蒸发式冷凝器的开发[J];流体机械;2004年10期
11 徐鑫祥;娄锦培;徐灿根;;蒸发式冷凝器在制冷系统中的节能[J];制冷学报;1993年03期
12 邱嘉昌;刘黄炳;;制冷系统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节能效果[J];上海节能;2006年02期
13 刘德兴;;蒸发式冷凝器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J];上海节能;2007年04期
14 张介方;;蒸发式冷凝器在冷库中的应用[J];制冷;1987年01期
15 刘黄炳;郑正涛;;SFL系列蒸发式冷凝器介绍[J];上海节能;2002年06期
16 周启瑾;;蒸发式冷凝器部标准审查会议在大连召开[J];制冷技术;1983年01期
17 ;高效节能蒸发式冷凝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1期
18 陈文华;宋文浩;;蒸发式冷凝器在制冷装置中的应用[J];制冷技术;1983年04期
19 关朋;蒸发式冷凝器结构特点及工程应用[J];制冷与空调;2004年02期
20 刘焕成;蔡祖康;夏畹;;氨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实验研究[J];制冷技术;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冬生;沈家龙;蒋翔;钱颂文;欧阳惕;;蒸发式冷凝器强化传热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蒋翔;朱冬生;张景卫;;管型对蒸发式冷凝器中水膜流动与传热的影响[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章明歅;邓建平;吕济民;;国外冷库蒸发式冷凝器电化学处理技术应用[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铁军;刘达新;唐景春;;喷淋蒸发翅管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娄锦培;苏立凡;;ZL型高效蒸发式冷凝器的特性和应用[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6 刘洪胜;陈江平;陈芝久;;小型氟里昂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徐世琼;施骏业;谢晶;陈邓曼;;蒸发式冷凝器的节能技术[A];第2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文集[C];2004年
8 朱冬生;张景卫;蒋翔;吴治将;;蒸发式冷凝器异形管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9 刘焕成;蔡祖康;夏畹;;氨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的实验研究[A];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C];1989年
10 刘业凤;王如竹;;吸附式空气取水器的吸附床内传热传质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芃;氨水降膜吸收传热传质机理及其在两级风冷吸收制冷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田瑞;高通量空气隙膜蒸馏系统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8年
3 姜传胜;溴化锂溶液水平管吸收器降膜吸收传热传质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侯普秀;霜层生长过程的实验研究以及理论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5 汪磊磊;高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及吸收器热质传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林;小型风冷绝热吸收制冷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尹应德;蒸发式冷凝制冷系统的模拟、实验及节能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彩莉;低温液体无排放加注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何丽娟;冷变换器原理及其在低品位热驱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齐朝晖;化学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龙;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2 万方方;蒸发式冷凝器数值模拟与优化[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清明;蒸发式冷凝器流场分析及其应用于空调的节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倪敏慧;小型空调用蒸发式冷凝器结构优化及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尚莹;溶液再生式蒸发冷凝器及其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褚元;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室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罗爱军;CFB内气粒两相流动传热传质萘升华模拟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黄碧波;边界层方程在传热传质复合自然对流时的使用范围及偏差[D];四川大学;2002年
9 冀洋锋;溴化锂溶液在水平螺旋槽管壁面降膜吸收过程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李敏杰;竖直环隙间多孔介质中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