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制冷系统与空调房间的匹配动态特性

解国珍  王瑞祥  申江  
【摘要】:制冷系统与空调装置的有机配合,既达到安全运行,又可以节约能源利用之目的,始终是制冷空调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制冷系统提供冷量与空调房间耗能之间动态特性,建立动态数学模型,运用模拟仿真方法, 对空调房间与制冷系统间恒温自动控制进行了预测, 并分析和讨论了优化匹配的途径, 为制冷系统与空调房间匹配动态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热动力学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路立平,鹿晓力,金楠;系统辨识在空调房间建模上的应用[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解国珍,胡小明,于丹;采用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热力参数计算机模拟和节能分析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5年02期
3 路煜;;日本冰场建设近况[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4 梁文启;;天棚辐射采暖制冷系统在当代万国城Pop Moma楼盘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06年21期
5 陈秀环,陈红,王广军;制冷系统蒸发器结霜特性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6 欧阳荣华;;中央空调免费制冷供冷性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3期
7 文博;尚宇;;太阳能与空调技术[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8 ;西格里集团首度参加2011国际建筑节能展展示ECOPHIT~采暖和制冷系统绿色建筑材料[J];建筑节能;2011年08期
9 黄逊青;;模块式冷水机组[J];暖通空调;1987年02期
10 ;高舒适度低能耗建筑系统(三) 天棚柔和辐射采暖+制冷系统[J];百年建筑;2003年12期
11 柏巍;彭刚;周丽娜;戚永乐;;钢纤维混凝土动态特性三轴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1期
12 俞龙祥;;机房制冷上演新革命[J];上海信息化;2010年03期
13 陈海峰;变容量调节技术-制冷空调系统的未来之路[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3年03期
14 曹威;;关于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几个应用问题[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2期
15 李丙寅;王海亭;;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3期
16 卢舸;仓库里怎样选用空调设备[J];商场现代化;1986年05期
17 王清勤;;维持负荷下冰场蒸发温度的确定[J];低温建筑技术;1990年04期
18 张希农;邱阳;;结构动力修改的一种方法[J];应用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19 卢永锦,何水清;单桩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20 李耀林;YST多功能液压试验台的研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国珍;王瑞祥;申江;;制冷系统与空调房间的匹配动态特性[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解国珍;胡小明;于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房间动态热力参数的仿真研究和节能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3 邵莉;孙宗保;赵斌;;热泵/制冷循环模拟实验台设计[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金平;张治涛;刘雪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动态特性试验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邬志敏;潘乐燕;彭云丰;;添加剂增强空调器系统两器传热的试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华;;冰球蓄冷罐蓄冷过程的动态特性[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周建诚;雷海涛;陈恩;;水冷单元式空调机分配毛细管节流选型及试验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先瑞;;吸收式热制冷系统节能评价方法的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9 何莹;陈振乾;;小型水源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的仿真[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文威;;空调维护的注意事项及维修步骤[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铁英;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要点及机理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2 孙丽;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闫东明;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刘学来;毛细管格栅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与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司癸卯;工程机械4WS系统及数字控制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王洋;单、双级耦合热泵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李涛;基于热电效应的热回收应用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D];湖南大学;2010年
8 李洪欣;全空气集中空调新系统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王茂龙;结构损伤识别与模型更新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10 赵蕾;变频热泵房间空调器的工质替代及动态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新;空调房间开机过程温度场动态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刘长军;楼宇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节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王元元;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模型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朱强;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天津市建筑应用项目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方立德;新型供热计量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梁涛年;活塞式液压混凝土泵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唐景春;家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匹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孙立;地源热泵集中空调系统故障诊断[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肖勇强;冬季空调房间室内热环境特性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蒋彤;塔式起重机动态结构分析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静华;德国Kranhaus节能术[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2 双木;瑞好门窗、采暖新系统面世[N];建筑时报;2007年
3 ;专家提醒:空调房间宜“三小时一通风”[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杨慎勤;特大型制冷系统工艺[N];中国水利报;2001年
5 刘关;天然制冷系统是未来方向[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6 陈莹莹;用建筑憧憬未来[N];经济日报;2010年
7 刘安全;阿尔西基站空调倡导节能新标准[N];通信产业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旭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透出新商机[N];市场报;2008年
9 记者 段金平;北京鼓励利用热泵系统供热制冷[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聂翠蓉;法将建用风电的“绿色”摩天大楼[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