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春路,丁国良,李灏;绝热毛细管性能模拟的平均参数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8期 |
2 |
周伟东,伍志坚,岳丹婷;蒸气压缩制冷装置仿真的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3 |
张显球;张林生;吕锡武;杜明霞;;一种求得纳滤膜荷电密度的快速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4 |
王立新,石红,欧阳藩;连续泡沫分离蛋白质[J];过程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
5 |
李金国,王廷林,彭顺堂;装备无故障情况下的可靠性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6 |
鞠远江,曾思伟,刘耕年;泥石流沟最优治理方案选择的层次分析法模型[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3期 |
7 |
夏建芳;基于 AutoCAD 平台的三维参数绘图应用软件的开发[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8 |
闫广建,朱重光,郭军,王锦地,李小文;基于模型的山地遥感图象辐射订正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年01期 |
9 |
陶建幸,孙庆宽,杨亚东;空调器制冷系统仿真技术实用化研究[J];流体机械;2001年06期 |
10 |
王秀珍,黄敬峰,李云梅,王人潮;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多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年02期 |
11 |
徐鸿翔,陈志伟;面向拆卸与回收设计的产品模型构建[J];机械设计;2004年07期 |
12 |
周前祥,彭世济,张达贤;工程系统随机模糊可靠性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6期 |
13 |
陆茵,吕德伟,沈庆扬;一种测定伴有反应时的非均相传质系数的方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8年02期 |
14 |
李宏贵,李兴国,李国桢,罗正发;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红外图像增强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07期 |
15 |
丁国良,张春路,刘浩;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翅片管式冷凝器快速仿真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
16 |
罗佑新,郭惠昕,张龙庭,蔡安辉,桂乃磐;灰色可靠性设计模型及其在机械工程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7 |
周健,辛玲;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模块化优化设计的研究[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1996年02期 |
18 |
陈斯中,汪源源,王威琪;基于物理模型的多普勒信号模拟方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9 |
丁国良,黄冬平,张春路;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特性分析[J];制冷学报;2001年03期 |
20 |
朱瑞琪,谢家泽,吴业正;制冷系统的综合优化控制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