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左言言严才宝  
【摘要】:建立了1/2四自由度汽车主动悬架模型,将遗传算法与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通过缺省路面输入来优化LQG中K值的新的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等综合性能方面效果明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士安,刘红光,陆森林,刘志强,郝泽军;汽车主动悬架四自由度模糊控制系统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孙骏,桂龙;基于最优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陈志林,金达锋,赵六奇;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渐近稳定自适应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2期
4 刘东升,金隼,许敏,李淑慧,陈关龙;联合线性和模糊逻辑控制的4自由度主动悬架[J];汽车工程;2004年05期
5 王莹,方敏,陈无畏;四自由度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建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余强,魏朗,陈荫三;主动悬架系统的连续模糊控制[J];汽车技术;1999年01期
7 宋晓琳,王运龙,何友朗;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J];专用汽车;2000年03期
8 冯志鹏,张益群,冯志鸿;主动悬架系统随机次优控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张玉春,王良曦,丛华;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随机控制及计算机仿真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10 孙建民;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及试验[J];振动与冲击;2005年01期
11 孙求理,张洪欣;主动悬架的发展和技术现状[J];世界汽车;1996年05期
12 范永法,曹民;车辆主动悬架的自适应控制研究[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0年04期
13 牛军川,孙玲玲,张蔚波,宋孔杰;随机路面激励输入下四自由度悬架的特性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04期
14 管成,朱善安;液压主动悬架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J];汽车工程;2004年06期
15 李伟,何渝生;汽车主动悬架一种控制方法的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6 寇国瑗,徐正飞;现代汽车主动悬架的微机控制系统[J];汽车研究与开发;1998年03期
17 肖武,宋晓琳;模糊控制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1999年04期
18 李克强,董珂,永井正夫;多自由度车辆模型主动悬架及鲁棒控制[J];汽车工程;2003年01期
19 李克强,高锋,永井正夫;基于多自由度车辆模型的主动悬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4期
20 汤靖,高翔;基于最优控制的四自由度汽车主动悬架控制器[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言言;严才宝;;一种新的GA优化四自由度主动悬架控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2 王金湘;陈南;;主动悬架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研究[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伟东;王磊;;RBF辩识的单神经元控制在汽车主动悬架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4 杨绍普;申永军;刘献栋;;汽车磁流变智能阻尼悬架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郑玲;李以农;A mr.Baz;;汽车主动悬架非线性能量吸收控制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孟爱红;晁智强;刘相波;;基于SIMULINK的电液主动悬架系统仿真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乔维高;陈杰峰;;车辆主动悬架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聂佳梅;陈龙;袁传义;倪永成;;汽车ASS与EPS系统灰色预测模糊集成控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郑玲;李以农;Amr. Baz;;汽车主动悬架非线性能量吸收控制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昕晖;陈伟;;具有主动悬架的自适应轮边驱动系统[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树博;基于新型优化算法的主动悬架鲁棒输出反馈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于显利;车辆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孙建民;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秦炜华;基于多体模型的汽车底盘集成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伟;全液压多轮越野车辆牵引力均衡控制及主动悬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欢;多轴车辆转向系统与悬架系统集成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沈晓鸣;基于广义执行器—受控对象的车辆底盘集成控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8 于军;空气悬架控制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建森;面向主动安全的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赵治国;车辆动力学及其非线性控制理论技术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保岗;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及试验台设计[D];长安大学;2010年
2 李力;基于惯性调控的主动悬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孟祥光;基于虚拟样机主动悬架仿真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辛乾;基于联合仿真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吴学文;基于大系统分散理论下主动悬架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6 金玲;基于主动悬架的越野汽车动力学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夏爽;基于四分之一悬架模型与整车虚拟样机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徐丽娟;汽车主动悬架振动控制方法的研究与效果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袁顺利;基于智能控制的汽车振动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严婷;汽车防抱死制动及主动悬架集成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黛;129.8万雷克萨斯SUV LX570面市[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本版编辑王婷 李新艳 代颂娥 胡绍航 郑瑰丽 朱林杰 石峰光 陈雪峰;南国车宴:2008车市风向标[N];解放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赵三明;我国将进一步提高汽车安全标准[N];中国工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