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自由度1:1内共振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摘要】:本文探讨了两自由度系统在1:1内共振条件下的动力学演化过程.运用平均法,给出了一、二阶模态解的表达式.并根据定常解的稳定性判据,在参数空间中确定了各种转迁集,将参数空间划分为不同运动模式的子区域.结合数值方法,详细分析了系统在各个区域内特别是在复杂动力学行为区域内的特性,指出了系统能够通过环面倍化走向混沌。
|
|
|
|
1 |
徐鉴;杨前彪;;流体诱发水平悬臂输液管的内共振和模态转换(Ⅱ)[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6年07期 |
2 |
冯志华,胡海岩;直线运动柔性梁非线性动力学——组合参数共振与内共振联合激励[J];振动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
3 |
冯志华,胡海岩;直线运动柔性梁非线性动力学——主参数共振与内共振联合激励[J];振动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4 |
毕勤胜,陈予恕;周期激励浅拱分岔研究[J];力学学报;1998年01期 |
5 |
毕勤胜,陈予恕;周期激励浅拱1∶2内共振参数平面定常运动分布[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8年07期 |
6 |
毕勤胜,陈予恕;双摆内共振分岔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0年03期 |
7 |
蒋丽忠,赵跃宇,刘光栋;非惯性参考系中弹性薄板纵横振动相互耦合时的内共振分析[J];工程力学;1999年03期 |
8 |
季进臣,陈予恕;两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主参数激励下的分岔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9年04期 |
9 |
王钟羡,江波,孙保昌;周期激励浅拱的全局分岔[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0 |
季进臣,虞烈;参数激励两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10期 |
11 |
王新志,王钢,赵永刚,赵宏,宋曦;圆薄板非线性动力分岔及混沌问题[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12 |
褚福磊,汤晓瑛,唐云;碰摩转子系统的稳定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3 |
袁学刚,朱正佑;一类不可压广义neo-Hookean球体的空穴分岔问题的定性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年02期 |
14 |
董聪,何庆芝;微裂纹演化过程中分岔与混沌现象的描述及若干问题探讨[J];力学进展;1994年01期 |
15 |
白鸿柏,陈振藩;密频内共振对1/2亚谐共振的抑制作用[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5年01期 |
16 |
张祖全,白鸽;次谐分岔与参数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7 |
夏南,孟光;非线性系统周期强迫不平衡响应的稳定性分析[J];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
18 |
范国敏;;横向振动梁混沌运动的数值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9 |
马强;金基铎;;多尺度法分析管道1:3内共振条件下的稳定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2期 |
20 |
郝育新;雷纪刚;杨莉;王蓓蕾;;基于AP法的一类非线性机械动力系统的求解[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2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