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类椭圆非线性迟滞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

赵荣国  徐友钜  陈忠富  胡绍全  黄西成  
【摘要】:本文应用类椭圆函数建立了非线性迟滞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导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实用表达式。该模型由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构造,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各阶刚度系数能很好地描述系统中存在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而阻尼函数能很好地描述系统的迟滞和耗能特性。本文模型中含有待辨识的阻尼成分函数,该函数能反映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高阶阻尼、粘性阻尼和干摩擦阻尼等各种阻尼成分。由于本文模型将阻尼项表示为位移的函数,因而减少了测量工作量,方便了数值计算。应用本文提出的动力学模型重构了非线性迟滞隔振系统的恢复力-位移回线,结果表明理论回线与实验回线吻合很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士义;凌世昌;顾熙棠;;精密机械设备环境振动的隔离[J];机械工程师;1987年05期
2 周文;胡业发;刘明尧;宋春生;张薇薇;;磁悬浮浮筏隔振系统传递特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年06期
3 闫辉;姜洪源;刘文剑;A.M.Ulannov;;具有迟滞非线性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参数识别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8期
4 刘桥;贺科学;黄协清;;含三次非线性位移的粘性阻尼干摩擦隔振系统振动特性的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年03期
5 白鸿柏,黄协清;含有三次非线性的粘性阻尼双线性滞迟隔振系统[J];振动与冲击;1998年01期
6 钱志根;大型自同步惯性振动给料机隔振系统的参数计算[J];起重运输机械;1999年07期
7 李洪亮,黄协清,陈花铃;冰箱压缩机减振降噪的应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S1期
8 李芹;;履带式车载设备中隔振器的选择[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9期
9 袁健;ROSCHKE Paul;;一种新的辊轴型摩擦摆隔振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推导(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2005年04期
10 姚鸿飞;刘德喜;田立卿;;S频段抗振频综研究[J];遥测遥控;2008年05期
11 王孚懋;宋孔杰;;小中间质量对复杂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及最优设计[J];振动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12 王全娟,宋孔杰;斜置式隔振系统的最优设计[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2年02期
13 王永刚,郑碧玉;可控阻尼对隔振系统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4 张俊团;陈大维;;安装底板的柔性对隔振系统的影响[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7年03期
15 何玲;杨庆俊;郑钢铁;;流体阻尼器粘性发热对整星隔振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16 赵至善;顾致平;于渊博;支希哲;;多级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7 张春良;郑文;梅德庆;陈子辰;;复杂激励环境下精密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01期
18 林鸿初;;隔振器设计原理[J];计量技术;1973年03期
19 张士义;多自由度隔振系统的隔振效率[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20 ;精密设备的振动隔离分析[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荣国;徐友钜;陈忠富;胡绍全;黄西成;;类椭圆非线性迟滞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2 化存才;;高校招生规模与相关问题的动力学模型及政府调控[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杨峰;王浣尘;苏懋康;;上海市宏观社会经济动力学模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4 刘建成;于华男;徐玉如;;水下机器人水动力模型的辨识[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5 姜晓;田丽梅;任立锋;王国安;;串联式振荡压路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工作参数优化分析[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金明杰;张昆;任路静;黄和;;花生四烯酸发酵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模型[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7 徐莹;何国庆;;弹性蛋白酶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范守文;徐礼钜;;一种新型并联机床的动力学解析模型[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迎春;余跃庆;;柔性机器人操作柔性负载的建模新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海江涛;彭灿;;知识创新的动力学模型与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雷;基于GPS和传感技术的农用车辆自动导航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黄修长;舱筏隔振系统声学设计及优化、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龚香宜;有机氯农药在湖泊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4 陈阳;基于粘弹性材料的柔性卫星隔振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阳;基于粘弹性材料的柔性卫星隔振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杰;混合交通流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基本参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董兆一;饱和液氮爆发沸腾实验与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5年
8 王峰;模拟体液法合成HA纳米晶须的工艺、相关机理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党坤;电解法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10 胡志勇;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峰;落锤式弯沉仪荷载发生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董卡卡;隔振系统的测试、建模与参数辨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颜震;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生长与浸矿过程模型及过程在线监测与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瑛;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石油化工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柯国华;好氧反硝化动力学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
6 郑佳俐;荔枝汁陶瓷膜澄清工艺和褐变抑制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7 杨立新;HPO法制备高羟胺浓度的工艺过程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倪丙杰;城市生活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处理的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张丽平;动力学模型预测板鸭的货架寿命[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李刚;炮射侦察巡飞弹动力巡飞段建模与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毛黎 张孟军;下一周期太阳黑子活动将更剧烈[N];科技日报;2006年
2 李雪林;一个小弯角节省1.8亿元[N];文汇报;2007年
3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小文帅艳民 常超一;定量遥感中的时空尺度与地表过程[N];中国测绘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永兵;科技创新领军人[N];抚顺日报;2006年
5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李康;一汽集团的CAE应用之旅[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王华荣;“阿戈斯塔”潜入印度洋[N];中国国防报;2004年
7 ;AMD创新科技帮助用户突破极限[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8 高舟;七一一所研制成功新型轨道交通降噪系统[N];中国船舶报;2007年
9 尚吉刚;安腾2:F1赛场外的极速引擎[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10 王典丽;H3C关注国家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N];人民铁道;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