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戴丽罗格平许文强  
【摘要】:在全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对外界环境敏感的高纬度森林变化非常明显,即高山林线的变化。研究林线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山地景观管理有重要意义,对干旱区林的线研究尤其如此。但是,目前的林线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的非干旱区,干旱区的林线研究极少。植被带谱清晰,并位于干旱区内的天山北坡在过去的50年里气候变化明显,非常适宜林线的研究。本研究选择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的部分山地为研究区,以云杉(Piceaschrenkiana)和欧亚圆柏(Juniperus sabina L.)两种植被构成的矮曲林状林线以及林线处草地为研究对象。植物的生长与土壤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研究从土壤的角度解释林线处植被分布特征。选择研究区内四个海拔梯度上(2400、2600、2700和3000m)不同植被覆盖下多个土壤剖面的三个土壤深度(0-5cm;5-20cm;20-35cm)分别采样,共采集72个土壤样本。对每个样本进行养分分析(有机质、PH值、电导率、全磷、全氮、全钾、有效磷、有效氮和有效钾),进行不同海拔、植被覆被类型和采样深度间的比较:计算其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属性间的差异性。在不同海拔间:土壤均呈弱酸性;PH值、全磷和有效氮在不同海拔间存在显著差异;除了有效氮,其他各属性均值的最大值都出现在2400m-2600m,即云杉林内;除了全磷和有效钾,各属性变异系数的最大值出现在2700m-3000m的频度较高,说明这些属性在此海拔高度带内的不同植被和土壤深度上变异性较大。不同植被覆盖下:在0.05水平上,各属性在植被间有显著差异,但是欧亚圆柏与云杉覆盖下的土壤属性均值有显著差异的只有全磷;草地与这二者(欧亚圆柏和云杉)覆盖下的土壤有较多差异显著的属性;草地覆盖下土壤的有效磷、有机质和全氮,欧亚圆柏覆盖下土壤的有效磷和有效钾,云杉覆盖下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对空间变化和土壤深度变化较为敏感是。由分析结果可见,土壤属性的异质可以决定矮曲林状林线处植被的分布。且相比较而言,研究区内构成矮曲林的云杉和欧亚圆柏下的土壤属性相对相似,由此可以解释此二种植被在林线过渡带内交错而生的现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庆伟;齐麟;田杰;周旺明;丁宏;于大炮;代力民;;海拔梯度对长白山北坡岳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丽;罗格平;许文强;;天山北坡矮曲林状林线土壤性质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王晓东;刘惠清;;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树高与径级对气温变化的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何吉成;罗天祥;孔高强;刘新圣;;藏东南色齐拉山林线植被地上生物量的研究[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张芸;孔昭宸;阎顺;杨振京;倪健;;天山北麓晚全新世云杉林线变化和古环境特征[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蟠;王三根;李迈和;;贡嘎山高山林线树种的若干生理特性[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6 石培礼;李文华;;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林隙更新及其与近期气候变化的关系[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赫广成;;严寒地区隧道增设竖盲沟排水效果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8 张凯;杨楠;徐雨;冉江洪;Huw Lloyd;岳碧松;;四川雉鹑的巢生态学[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康文;;王朗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林种间关联分析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预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张芸;孔昭宸;杨振京;阎顺;倪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大西沟剖面的孢粉分析及3.6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探讨[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东;长白山北坡林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登忠;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线树木生长、更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3 张桥英;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林线乔木种群生态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近50年来广东山地林线高度的时空变化分析[D];广州大学;2012年
2 刘红梅;长白山北坡1500年来林线变迁及环境演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佳楠;长白山西坡林线上侵原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巧香;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吴栋栋;长白山林线岳桦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6 李春燕;长白山林线树种岳桦(Betula ermanii)叶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黄旭;川西高山林草交错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善红;太白山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区域气温的响应[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飞虎;长白山西坡高山—亚高山带立地类型与植被型的拟合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海龙;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生境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之蔷;为什么森林越不过林线?[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吴明;布林线上轨凸现压力[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国都证券研究中心 吴明;布林线下轨触发反弹[N];中国证券报;2004年
4 东方;巧用布林线指标[N];证券时报;2005年
5 曲 毅;用布林线短线逃顶术[N];证券日报;2003年
6 尹 宏;布林线六次捕捉指数底部[N];证券日报;2003年
7 德恒证券 刘鹤;布林线中抓黑马[N];财经时报;2002年
8 肖建军;布林格的“布林线”[N];深圳商报;2002年
9 德恒证券 刘鹤;用布林线抓黑马[N];江苏经济报;2002年
10 华西证券 曹雪峰;布林线构造原理[N];财经时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