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与衔接的方法研究
【摘要】: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城市和地区为了加快发展经济,盲目的攀比GDP,不惜以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古迹为代价,损害自身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城市与区域功能定位不准、发展方向冲突、开发秩序混乱、开发强度随意的局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将全部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土地是一切空间开发活动的承载体,主体功能区最终要落实到国土空间上,因此与现行的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可能产生冲突,因为他们隶属不同的规划部门,因此服务于不同的规划需求,体现着明显的部门管理特色,同时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尚未形成统一的编制标准、控制性指标、处理技术方法、实施途径等,因此产生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使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协调与衔接起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将两者衔接起来,一种是在做土地利用规划时,将主体功能区作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一个指标约束:对土地利用规划时的每个指标进行评价时都要将主体功能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约束条件。另一种方法是不考虑主体功能区的前提下,按照已经成熟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进行划分,然后结合所处的主体功能区进行重新调整。
|
|
|
|
1 |
孙贵义;;建立土地及其利用的统计指标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82年04期 |
2 |
张昭,张莉,刘杰;浅谈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协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3 |
王贤,秦苏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年04期 |
4 |
李边疆,欧名豪,张全景;我国台湾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及其启示[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年04期 |
5 |
卞正富,路云阁;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02期 |
6 |
叶苓;;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28期 |
7 |
;国土资源部下发2009年用地计划 优先满足保增长扩内需建设项目用地[J];今日国土;2009年03期 |
8 |
罗春华;陈态祥;;试论土地利用总规修编的抓手[J];今日国土;2010年03期 |
9 |
李晓刚,徐梦洁,欧名豪,牛星;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协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04期 |
10 |
徐斌;;抓好土地勘界工作,为土地开发整理服务[J];城市勘测;2006年03期 |
11 |
吴郭泉;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01期 |
12 |
田志国;李斌;;PPGIS在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8期 |
13 |
朱先高;;切实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J];浙江国土资源;2007年04期 |
14 |
李沙;;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理论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
15 |
郭勇;欧名豪;;浅析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利用规划[J];广东土地科学;2007年04期 |
16 |
郭勇;;浅析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利用规划[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6期 |
17 |
杨书高;汪祖国;;基于学习经历和工作经验——探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
18 |
郭芳俊;;浅析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实施[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
19 |
李仕利;唐国滔;王斯杰;沈阳;伍多;;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综述[J];广西农学报;2008年01期 |
20 |
王君仁;许庆福;毛美桥;;试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