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理论在西安干旱年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建模原理,建立了灰色预测GM(1,1)灾变模型。利用西安站36年实测降雨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并经残差、关联度和后验差检验,模型精度符合要求;并预测出西安将于2014、及2020~2021年发生干旱。
|
|
|
|
1 |
边红娟;雷宏军;王勇;;灰色理论在区域降雨量预测中的应用——以河南商城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
2 |
吴占宁,邵南尔,蔡建;利用灰色理论建立预报模型的结构分析及其修正[J];浙江气象;1994年03期 |
3 |
张立伟;延军平;;咸阳市气候变化与地下水变化趋势分析——以泾河两岸黄土高原区为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
4 |
杨水泉;黔南中部地区中重级夏旱灰色预测模型[J];贵州气象;1999年04期 |
5 |
苗爱梅,郭玉玺,梁明珠,袁怀亭,贾利冬;夏季分县降水量集成预报试验[J];气象;2000年05期 |
6 |
詹晓琴;灰色理论在低温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四川气象;1994年04期 |
7 |
吴占宁;;对非线性模型参数识别的一种改进方案[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7年02期 |
8 |
何彩青;;海晏地区第一场透雨预报方法初探[J];青海气象;1998年04期 |
9 |
牛俊;董增川;梁忠民;宁方贵;;流域场次暴雨相似性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J];西北水力发电;2006年02期 |
10 |
张姝丽;丁德平;付治龙;冯涛;黎红;;灰色关联度在北京地区雾灾评估中的应用[J];灾害学;2008年03期 |
11 |
李林;李凤霞;朱西德;常国刚;肖建设;;黄河源区湿地萎缩驱动力的定量辨识[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7期 |
12 |
许书成,朱理国,汪博,黄丽华;灰色理论在夏汛中期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湖北气象;1999年01期 |
13 |
沈永伟;;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野战气象雷达系统效能评估[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7期 |
14 |
杨德伟;卓景愉;许浩然;;小麦白粉病的灰色预测[J];新疆气象;1989年05期 |
15 |
赵琳娜,费文革;通辽地区初霜冻灰色灾变预测研究[J];内蒙古气象;1998年02期 |
16 |
蔡常丰;气候异常现象的灰色分析与预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05期 |
17 |
王惠芳;亓翠芸;朱腾冉;史桂芝;;用GM(1.1)模型制作濮阳市小麦灌浆·成熟期明显降水过程预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
18 |
谢定升,梁凤仪;用灰色理论作降水峰日的中期预报[J];气象;1992年11期 |
19 |
栾岚;曹丽军;周美涛;冀赛静;刘会民;;海城地区春季降水量模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20 |
陈运贤,张文坚;90年代浙江城镇洪涝灾害分析及其展望[J];科技通报;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