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良锋丘泰  
【摘要】: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来制备(Ag-Cu28)80-Inx-Sn20-x合金焊粉,x值分别取6,7.5,10.5,13.5和15。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以及电子扫描(SEM)和Simple-PCI软件对制备合金粒子的物相、熔化特性、显微结构和粒度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可以有效地制备(Ag-Cu28)80-Inx-Sn20-x合金焊粉,组分为(Ag-Cu28)80-In10.5-Sn9.5合金焊粉,其物相组成主要为富Ag相和β-Cu81Sn22相。球磨30 h,(Ag-Cu28)80-Inx-Sn20-x体系合金化完全。球磨至80 h,合金粒子尺寸分布于19.89~69.62μm,其产率在90%以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骏,朱路扬,毛翔宇,姜玉梅,陈小兵,陈允鸿;Fe_(69.5)Cu_(1.5)V_7Si_(12)B_8Al_2合金机械合金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刘永胜;Fe_(0.4)Ni_(0.4)B_(0.2)三元系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田震,李晋平,杜志刚,李少华,穆江华;机械合金法制备贮氢材料进展[J];材料导报;1997年06期
4 王德军;刘润茹;;稀土钙钛矿氧化物的合金化制备[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王尔德,方守狮,梁国宪,王晓林;机械合金化Mg-20wt%Ni的贮氢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4年03期
6 徐孟春;朱心昆;李才巨;张德丰;;金锡合金的机械合金化[J];云南冶金;2008年02期
7 蓝志强;李书波;卢照;高召习;郭进;;机械合金化制备Mg_(76-x)Ti_(12+x)Ni_9Cr_3(x=4,8,12,16)合金贮氢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2011年04期
8 柯维涛;滕亚兰;李晓泉;;机械合金化制备Ni-Ti-Ta系非晶态合金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8年18期
9 陈文娟;杨渭;;机械合金化Fe_(40)M(M=Ni,Co)_(40)Si_(20)过饱和固溶体的物相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吴建鹏;曹丽云;贺海燕;黄剑锋;;机械合金化制备Ti-Al-Si金属间化合物[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S2期
11 蓝志强;蒋津辉;陆乾山;李泽超;郭进;;机械合金化制备Mg_(76-x)Ti_(12)Ni_(12)Mn_x(x=2,4,6,8)合金及其贮氢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02期
12 徐民,程力智,何开元;机械合金化纳米晶合金Ni_(50)Bi_(50)的结构和磁性[J];功能材料;1997年04期
13 孙亚娟;王志英;刘超;于万秋;仲亚娟;魏茂彬;刘艳清;华中;;多元铁基非晶合金的制备及高温磁性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4 刘惠莲;华中;刘久凯;郑晓光;;Fe_xTi_(100-x)的非晶形成能力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5 李占涛;刘咏;何世文;吴宏;刘祖铭;方京华;;机械合金化制备Fe-Co系非晶合金[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16 卞清;王晓;张明;郝绿原;;Al_(70)Cu_(20)Fe_(10)合金微结构的XRD和XAFS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7 吴进明,吴年强,李志章,曾跃武;Al-12.5Ti 混合粉的机械合金化[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7年05期
18 张羊换;赵栋梁;韩晓英;董小平;郭世海;王新林;;球磨时间对Mg_(2-x)Zr_xNi(x=0~0.6)电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2期
19 关广金;杨渭;;机械合金化中碳元素对Fe-Al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1期
20 刘奕新;杨书全;张丹丹;黎光旭;韦文楼;郭进;;B和C对Li-N-H络合氢化物储氢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锋;丘泰;;机械合金化法(Ag-Cu_(28))_(80)-In_x-Sn_(20-x)合金焊粉制备的研究[A];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关管用管壳技术进步专辑[C];2007年
2 李法兵;蒋利军;郑强;詹锋;王树茂;;Mg-60wt%LaNi_5的机械合金化和储氢性能研究[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峥;柳光祖;田耘;;ODS合金MA工艺各参数间数学关系的建立[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史烈;吴进明;吴年强;曾跃武;李志章;;机械合金化制备Cu-15Ni-8Sn合金[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陈振;周敏;黄荣进;李来风;李敬锋;;机械合金化和无压烧结法制备p型Bi_(85)Sb_(15-x)Sn_x合金及其低温热电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志念;刘晓鹏;蒋利军;王树茂;;新型储氢材料Li-Mg-N-H体系的储放氢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7 李志念;刘晓鹏;蒋利军;王树茂;;新型储氢材料Li-Mg-N-H体系的储放氢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孙俊才;季世军;许晓磊;黑祖昆;严立;;Mg-Cu非晶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姜训勇;展西国;张建;;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Ti_3Ni_2合金的结构及电化学储氢性能[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10 熊玮;闫慧忠;孔繁清;李宝犬;;球磨时间对MgNi非晶态储氢合金电化学容量的影响[A];2005中国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振华;12Cr-ODS铁基高温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成宇;放电等离子烧结高强度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5年
3 江海涛;半固态Al-4Cu-Mg合金的制备及微观组织演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王艳;元素掺杂对Zr基非晶形成及结构演化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夏志平;机械合金化制备非平衡相及其表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谢凤春;石墨与铜的钎焊机理及新型低温活性钎料的制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贾建刚;Fe_3Si基有序合金材料及其摩擦学与抗氧化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惦武;镁基储氢合金与Mg-Al(Ce)合金的相结构稳定性及相关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李国栋;C/C抗烧蚀TaC、TaC/SiC涂层的制备及其抗烧蚀机理[D];中南大学;2006年
10 罗伟;纳米晶铜块体材料的制备和腐蚀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玲;机械合金化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2 赖曲芳;Al-12%Sn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建映;二元合金机械合金化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4 王晓丽;机械合金化制备镁基非晶合金[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5 刘彦霞;超细碳化物的机械合金化合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赵媛;Fe_(75)Si_(25)机械合金化过程及其产物稳定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吴胜琴;机械合金化制备镁基超腐蚀合金及其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8 关广金;掺杂对机械合金化制备Fe基合金的影响及其磁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郭德博;铝合金的机械合金化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10 明宗峰;在于实验数据的MA致三元金属合金非晶形成规律的数学模型及分析[D];广西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