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来制备(Ag-Cu28)80-Inx-Sn20-x合金焊粉,x值分别取6,7.5,10.5,13.5和15。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以及电子扫描(SEM)和Simple-PCI软件对制备合金粒子的物相、熔化特性、显微结构和粒度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可以有效地制备(Ag-Cu28)80-Inx-Sn20-x合金焊粉,组分为(Ag-Cu28)80-In10.5-Sn9.5合金焊粉,其物相组成主要为富Ag相和β-Cu81Sn22相。球磨30 h,(Ag-Cu28)80-Inx-Sn20-x体系合金化完全。球磨至80 h,合金粒子尺寸分布于19.89~69.62μm,其产率在90%以上。
|
|
|
|
1 |
朱骏,朱路扬,毛翔宇,姜玉梅,陈小兵,陈允鸿;Fe_(69.5)Cu_(1.5)V_7Si_(12)B_8Al_2合金机械合金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2 |
刘永胜;Fe_(0.4)Ni_(0.4)B_(0.2)三元系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3 |
田震,李晋平,杜志刚,李少华,穆江华;机械合金法制备贮氢材料进展[J];材料导报;1997年06期 |
4 |
王德军;刘润茹;;稀土钙钛矿氧化物的合金化制备[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5 |
王尔德,方守狮,梁国宪,王晓林;机械合金化Mg-20wt%Ni的贮氢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4年03期 |
6 |
徐孟春;朱心昆;李才巨;张德丰;;金锡合金的机械合金化[J];云南冶金;2008年02期 |
7 |
蓝志强;李书波;卢照;高召习;郭进;;机械合金化制备Mg_(76-x)Ti_(12+x)Ni_9Cr_3(x=4,8,12,16)合金贮氢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2011年04期 |
8 |
柯维涛;滕亚兰;李晓泉;;机械合金化制备Ni-Ti-Ta系非晶态合金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8年18期 |
9 |
陈文娟;杨渭;;机械合金化Fe_(40)M(M=Ni,Co)_(40)Si_(20)过饱和固溶体的物相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0 |
吴建鹏;曹丽云;贺海燕;黄剑锋;;机械合金化制备Ti-Al-Si金属间化合物[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S2期 |
11 |
蓝志强;蒋津辉;陆乾山;李泽超;郭进;;机械合金化制备Mg_(76-x)Ti_(12)Ni_(12)Mn_x(x=2,4,6,8)合金及其贮氢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02期 |
12 |
徐民,程力智,何开元;机械合金化纳米晶合金Ni_(50)Bi_(50)的结构和磁性[J];功能材料;1997年04期 |
13 |
孙亚娟;王志英;刘超;于万秋;仲亚娟;魏茂彬;刘艳清;华中;;多元铁基非晶合金的制备及高温磁性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4 |
刘惠莲;华中;刘久凯;郑晓光;;Fe_xTi_(100-x)的非晶形成能力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5 |
李占涛;刘咏;何世文;吴宏;刘祖铭;方京华;;机械合金化制备Fe-Co系非晶合金[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
16 |
卞清;王晓;张明;郝绿原;;Al_(70)Cu_(20)Fe_(10)合金微结构的XRD和XAFS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7 |
吴进明,吴年强,李志章,曾跃武;Al-12.5Ti 混合粉的机械合金化[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7年05期 |
18 |
张羊换;赵栋梁;韩晓英;董小平;郭世海;王新林;;球磨时间对Mg_(2-x)Zr_xNi(x=0~0.6)电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2期 |
19 |
关广金;杨渭;;机械合金化中碳元素对Fe-Al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1期 |
20 |
刘奕新;杨书全;张丹丹;黎光旭;韦文楼;郭进;;B和C对Li-N-H络合氢化物储氢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