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器人系统合同网任务分配方法的改进与仿真
【摘要】:针对一般的合同网模型忽略了任务成功率和系统整体执行能力的平衡问题,在基本的合同网任务分配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阈值限定下的负载平衡中标策略,建立了改进合同网协商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基于着色Petr i网理论建立了多机器人系统的改进合同网概念模型,利用CPN Tools工具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活性、家态和公平性等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效能,并保证了系统的整体负载平衡。
|
|
|
|
1 |
刘刚;李磊民;张玲;李斌;;基于传感器信息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6期 |
2 |
黎萍;杨宜民;练家乐;;基于效用函数的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2期 |
3 |
唐建中;杨公仆;阳含和;;多机器人系统的自动避免碰撞控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
4 |
林怡青,郑时雄;机器人群体合作的信念分析[J];机器人;2000年05期 |
5 |
钱徽,吴春明,朱淼良;基于可重构体系的多机器人共享模块剩余能力估计[J];电子学报;2005年11期 |
6 |
孙鹏;陈小平;;RoboCup小型机器人仿真系统[J];计算机仿真;2006年04期 |
7 |
赵欣;;浅析多机器人技术及发展[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5期 |
8 |
江金龙;张文栓;董通;陈国华;;多机器人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仿真;2009年04期 |
9 |
邵杰;杨静宇;杜丽娟;;基于改进学习分类器的多机器人混合分层体系结构[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10 |
林怡青;多机器人系统的干涉曲面和干涉区[J];机器人;1991年01期 |
11 |
洪炳熔,薄喜柱,王鸿鹏;基于多机器人的微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8年05期 |
12 |
丁滢颍;何衍;蒋静坪;;基于个性演化的多机器人自组织[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3年02期 |
13 |
秦元庆;孙德宝;王芳;;基于门限偶极子模型的多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兵工自动化;2007年02期 |
14 |
姜健;赵杰;闫继宏;臧希喆;;基于排斥信息素的多机器人协作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2期 |
15 |
王娟;胡玉兰;;基于条件反馈机制Leader-follower多机器人队形控制[J];大众科技;2008年07期 |
16 |
王越超,谈大龙,黄闪,栾天,赵忆文;一个多智能体机器人协作装配系统[J];高技术通讯;1998年07期 |
17 |
何建民,陈旭;基于MAS的虚拟企业创建模型框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8 |
张汝波,施洋;基于模糊Q学习的多机器人系统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徐伟华;李迅波;;面向对象数据库在多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12期 |
20 |
李玉坚;刘国栋;;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多机器人协作方法[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